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以及比利时中华茶艺中心以推广茶的正知正覚為工作重心,以推广中国質優的好茶为重点,以推廣中华茶文化为引,能够让更多愛茶的人能体会中国质优好茶中的质优与潤美。
茶与中華茶文化的学习可以說是深不见底,宽不见边,为了督促自己更进一步由茶悟人生的学习, 所以很希望在微信不同與茶或是茶文化相關的群組中能够看到更多跟大自然平衡, 用心维护茶樹健康以及茶文化相关的更深入的讨论,并不光是以茶礼的銷售。
国外也有送礼的文化,但是, 不是包裝大就是面子大, 熱情高; 也不是價錢高就是代表價值高, 相反的是西方文化中更看重”禮輕仁義重”的精神, 送礼講究精简实惠。.
國內一些知名的茶常見被過度炒作, 說實在那些拿錢狠砸, 刻意製造或者是追逐炒作風氣, 好炫財富的人是否真的懂茶, 愛茶, 那是一個嚴肅的社會文化問題. 最現實的情況就是國外對茶依然有很多正確基本知識空洞的存在, 所以自1995年開始推廣中華茶文化我就一直堅持:
- 茶葉必須合乎歐盟食安標準, 我們必須讓世界了解在中國有許多好茶與更好的茶, 讓茶以品質來平反中國茶有農殘不合格的錯誤低價形象
- 直接與間接堅持地方在生態平衡持續努力, 唯有健康的生長環境才能確保茶樹的健康, 然後方能產出質優的茶葉, 如此, 也能支持與鼓勵產茶區地方的永續發展
- 希望能夠直接與間接的鼓勵傳統工藝的傳承, 只要有心與用心, 那麼傳統的傳承就永遠不會太晚
- 質/性/價的平衡, 因為價格過高會造就推不動的困境, 那麼中國茶再怎麼樣的好, 就像在家裡誇自家的閨女有多麼的好, 但是因為自身過於自負自滿, 愛端架子, 那麼還是會面對嫁不出去的困擾.
- 真心愛茶所以會有疼惜”佳茗如佳人”的熱忱與憐惜心, 希望好茶能受到應有的尊重與疼惜, 因為葉葉皆辛苦, 而在質優好茶的後面都代表了許許多多勤奮勞動人民所付出且無價青春與生命, 更代表了無法用價格衡量的人文價值. 所以在市場教育方面我們有必要不斷的投入與努力; 在市場教育方面的投入有一部分是可以衡量的, 但是回收只能用"若且為若 What if “的理論來做反面思考 – 教育投資多少與堅持或許遲早可以看出成長成績, 但是假若不投資不投入那麼結果只有一個, 那就是甚麼也別圖想.
茶喝的太濃與過度會傷身, 濃茶不代表茶是"功夫茶”, 茶喝的再多再濃, 再多, 不如品的實在與健康
包裝對任何產品的賣相來說當然很重要, 但是是不是有必要做很大的盒子? 那可能就牽涉到各民族的送禮文化了. 而在國外常見對中國文化批評的不就是因為送禮文化所造就的貪污形象嗎? 對於個人來說, 我是很希望能够看到一些创新设计的包装,让传统工艺的好茶能够在创意包裝設架下能好开拓更多商機的同時更能提升整个中国茶以及茶文化的全面形象. 對中華茶文化形象的定位從一開始我就以穩重, 端莊與雅緻做為基本。
在国内經常看到不然就是收到好大一盒包装的茶禮. 每一次到了要飛回歐洲比利時之前我都必須忍痛的把包裝拿掉如此好帶出國. 個人對茶禮包裝的看法是, 不必要的大型包裝不光是浪費金錢, 更是很不環保. 茶叶包装再怎麼樣的大盒與精美, 若是内含物的品质不好也只是虛假, 死要面而已, 同時也製造許多浪費天然資源與汙染環境垃圾的環保問題.
中华茶文化中對茶德的詮釋各家各派有不同的理解与看法, 這是再正常也不過的了,然而在茶性本自然的前题之下, 試問, 我們是不是更應該在這倡導保護地球環保意识以及生活品质的時代中更应该思考如何將中華各民族所传统强调【俭】回歸到我們日常生活中?
儉不是抠而是实实在在,务实合乎环保以及勤儉的平和簡單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