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标识与传统匠心保证品质

这次在布拉格茶节中碰到一些以前与一直到现在也喜欢喝台湾乌龙茶的茶友。在简短的几日接触之中,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在过去台湾用茶在中欧推广软实力的做法很有效,或许因为捷克90年初的时候脱离苏联,所以在所谓反共的意识下所以台湾可以用茶的软实力的推广表达比中国大陆的茶好。

在布拉格从事茶叶进口进二十年的金先生说在过去二十年他很少看到其他的华人,这一年的活动他很高兴看到几位中国脸孔。昨天金先生给了我几克广西的“东方美人”乌龙茶,二话不说立刻跟参加活动的茶友们分享,把东方美人乌龙茶的故事讲好,而品茶的茶友们也被茶的品质说服了。而他们在布拉格可以就近的跟金先生去购买。以行动展示以茶会友,以茶致和的决心。

很高兴能获得金生金先生称赞我的语言流利以及演讲自然表达应对的能力。更意外的是获得一位我不认识的捷克陶艺家,她听到许多对我的赞美,特地拿了一个她做的茶杯送给我。那一份突来的热情与肯定是一种无价的“得”。当然我立刻拿自己也非常喜欢的一款金芽红茶做为回礼。

政府与政府间谈判桌上的硬实力是来自国家富强。而文化软实力可以让国家民族的形象容易进入人民的心中。茶艺(tea ceremony)的重点不在艺的花样而是在茶的本质与品质。

在与布拉格努力20年的金先生的交谈中,我们共同的念想都是希望借由茶文化宣扬推广努力可以导演茶进入他们的日常生活文化。我们在利用茶来展现我们中华文化软实力时不是也在直接与间接的为国家的整体形象在努力吗? 而我们的投资与努力,是否也能够获得政府的认同以及国内茶区的支持以及配合呢?说实在,这是我们在努力推广时在心中或多或少会有时跳出的隐痛。

我这一次在布拉格遇到的中欧茶友们,他们对好茶的选择以及喜好,比西欧地区的茶友来的高。这是很出乎我意料之外,也非常高兴的了解。

这几天的接触,我原则上可以把中欧地区茶客对茶口感上面的喜好归类如下:

  1. 绿茶: 甘微涩可接受弱苦,重要的是茶叶的特殊香味要入水。
  1. 白茶:柔滑甘甜。
  2. 黄茶:这次没有看到有人泡黄茶,所以我想他们的喜好原则应该是跟绿茶差不多吧。
  3. 乌龙:甘甜滑顺,微微扩展的干涩,回甘的韵。许多人还没有喝过碳培乌龙,所以这一次他们对我带去的生态,传统碳焙的梅占乌龙感觉非常的惊讶。
  4. 红茶:甘田滑顺,在浓郁中可微涩而不苦
  5. 黑茶: 在活动中有人专门泡六堡,他们对六堡好像有相当程度的喜欢。对湖南以及湖北黑茶的了解还不够。不过他们泡的很浓。
  6. 熟普:滑顺,甜,油亮,浓郁。
  7. 生普:不能苦。这一次带了一片2005年冰岛生普,周六下大雨的时候泡,木香很重,味道也泡不好。周日不放弃,再一次重新再来跑,这一次反而用量比周六来的多,改变泡法,结果泡出了他们喜欢的甘甜味。

在这几天有一些过去去过或是住过台湾的捷克茶客表达了他们对台湾茶是否混合越南进口茶问题的关切。确实,在许多年前在安特的华人超市我就买到用越南查假冒台湾高山乌龙出售的亲生经历,近些年又见被抓包的报道。 台湾商人用茶的软实力为台湾在中欧建立的好名声,很可能就会因为这类不肖商业作为而毁。真的是可谓建设不易,破坏只在一念间。

我问他们以前他们喜欢喝什么茶? 有几位说以前刚开始的时候比较流行的是台湾翠玉配上了什么花花果果的乌龙茶。我一听愣了。后来他们又讲逐渐的他们开始喜欢纯料的好茶。那时我眉开眼笑的开心欢喜了。

在交流中,由无言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们下意识中对地理标识与茶叶安全与品质相互关联有很大的期望。

台湾茶是有特色,但是在中欧更有多茶人喜欢口感浓郁香甜的熟普与红茶。甚至对日本的生茶或玉露等绿茶,他们都是朝着甘甜口感上找茶。

任何产品建立一个好的市场接受力都需要长时间的导引与推广,金钱时间人力的投入都是不易,而破坏可能只在瞬那间。

在布拉格茶节活动期间有人问我,我最喜欢的茶是哪一种茶,我简单的回答,我最喜欢的茶是自然生态。自知个人力量有限但是我会持续坚守对地理标识与传统匠心工艺的基本,因为那是我为茶努力的初始动机,那是我为自己与茶许下的初心。

copyrighted 萧美兰,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安特卫普,比利时, 2022-08-23

小罐茶之浅见

早在去浙江松阳茶博会之前我就听说过小罐茶,在松阳茶博会终于看到了小罐茶的包装。在当下我立刻就对包装提出我下面的看法:

  1. 少量的包装可以鼓励有质疑的消费者愿意花小钱购买一点茶(样)来试试看。有助消费者对茶叶品质的兴趣与对茶企的品管信心。
  2. 小罐如果是带有盖子的话,那么那个小罐还可以反复使用。但是如果小罐子是易拉罐,那么
    • 罐中的茶叶必须在那一次活动中喝完。消费者对茶叶泡法与用量是未必与茶企小罐茶的规划是一致的。收到易拉罐的人万一一次用不完,而茶罐又没有盖子,那不是很难堪吗?
    • 易拉型小罐,因为没有反复使用的可能,所以对环保会造成一个回收问题。换句话讲那一种小罐茶,不合乎环保意识人士的喜好。

至于所谓大师加持,或许对那些夸大的市场宣传的服务公司有帮助,但是署名的大师对该款茶在曾经在哪里有出文证明他们对该公司与该茶的肯定呢?

对我这个海外洋包子来说,哪个哪个的大师是否真的有为该款茶背书,又是在什么情况下署名,类似过度炒作的作为反而会激起我的质疑。因为在评断过程中,最茶叶品质最具有评断力是茶叶本质与品茶的人。

个人建议国内大师们应该对自己对某项产品的署名要特别留意,因为那涉及了商业合作利益关系。在国外从事任何产品的市场宣传的时候不光是要注意检验报告的真实性,还有智慧财产权,肖像权,署名权等法律细节要注意。

当年在松阳茶博会,看到的小罐茶好像是10个还是12个小罐放在一个大盒子里面。看到那个大的礼盒,第1个印象就是「浪费」。因为不光是纸盒,而是盒里面用的填充物,因为那些填充物是会造成环保问题的材质。礼盒看是很气派,跟精简德行的生活是相悖的。浮夸的礼盒包装里面实在装的茶叶总重量不到100克,因为有所谓大师加持税所以价格标的非常高,这对刺激购买欲可能会造成直接的阻碍。这种做法对茶真的有帮助吗?对改善茶农的生活水平有帮助吗?

在某些方面我是赞同用小罐茶的概念来推广好的茶。茶罐的量或25克或50克为一罐的单位。
与其搞什么大师加持,还不如拿出售价1%(或多%)的金额捐与茶区或贫困地区经过当地政府单位认可的可持续性发展项目中的助学或社会协助或环保有关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推动茶企支持回归自然,服务社会的善举,如此可以帮助提升茶企的社会形象。

若是一个茶企有不同的茶类,也有不同款茶,可以用最简单的“试茶”包装来吸引新的客户, 比方说下一个纸盒里面装6包茶,每一包茶以8-10公克做为试茶单位(不需要用罐子,减少铝罐的投资以及环保顾虑)。每一盒的茶叶因为没有过度夸张的包装开支,让售价合理化,如此可以刺激消费者因为价格不贵可以鼓励他们轻易的做决定购买茶样。在评过该品牌6种茶之后,消费者日后就容易决定要购买哪一种茶。

建议把所有的投资与努力回归到鼓励茶企坚持好茶的品质管理。茶企的品牌唯有在市场上能建立可信度,鼓励消费者对茶的喜爱,终而复始经由茶表达对品牌以及茶企的信任。

萧美兰, 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於安特卫普,比利时, 25/07/2022

道中有心有茶

前一阵子听到一位直播主介绍一位台湾茶艺大师推广的茶艺时,她说“那才是真正的中国茶道” 。 在听到那个介绍时,我真的觉得很难过。碍于颜面,不敢提出个人的看法。 但是再一次的提醒我自己

选茶有好坏,
泡茶有正误,
茶席有奢简,
茶道无高低。

回顾自己自幼学茶的经历,再一次提醒自己不管是为了学习或者是宣扬推广勿忘今天林木老师提醒我们的6个深具含义的关联性与提醒自己勿忘让我由心满心欢喜的初心: 「喝茶、知茶、爱茶; 访茶、 玩茶、悟茶」。

禅为单衣,不属哪一家。 一切皆然于心,有心、用心,爱心、真心,善心、童心、无分辩心。

继续学习中。吃茶去。

思考如何面对全球化饮水缺乏的问题

当欧洲各国饱受热浪侵袭,八月十日一篇文章有关法国与荷兰相继出现饮水缺乏的报道让我在泡茶的时候不禁思考如何面对这个不可忽视的全球极端气候的问题。比利时在三伏期间真的是被热浪打翻。疫情过后战争未停,又面对了世界气端极端的变化,水源的缺乏,所以我们在推广茶的时候,或许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应用未来气候变化做及早的修正呢?

比方说,如果你选择的是生态野生茶,那么第1泡润出的茶水,还是可以喝呀,而不需要丢掉啊。摩洛哥的传统薄荷茶用的是中国百分之百外销的春眉绿茶,在没投入薄荷叶之前他们的步骤类似我们“洗茶”的步骤,先将春眉用热水泡一分钟,分离茶汤后,先放一边,之后再喝。他们把那一杯称为“茶魂”。 摩洛哥的传统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呢?

自然生态环境的平和,需要天地人的平和。这个礼拜四在教导引气功的时候,我就跟一群外国人说。人类的贪婪以及,侥幸心造就了世界生态的灾难,世界气候极端变化与我们人类的,贪婪以及侥幸有关。现在上天非常的生气。土地非常的焦虑。我们人类还能够继续贪婪下去,侥幸下去吗?

一位茶人的影响力或许很有限。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同心协力起来, 相信我们还是能够凝聚一股向上发展的能量。

服务,信誉于信任

前一阵子看到一篇写的很好的短文。文字虽少,但是值得思考的空间很大。

有一种服务叫"回头客“
有一种信誉叫"朋友介紹”
有一种信任叫"我就找你“
不欺、不骗、不坑
不蒙、不忽悠,才会长久;
诚信服务诚信为人。

过去成长的经历成就了今日的我

1991年违抗父命远嫁到比利时。刚开始在欧洲从事国际管理培训工作。在看似高端的专业领域是否有经历过种族歧视与霸凌,答案当然是“有”。所以如何有自尊有自信的直起腰杆得到他们同等的尊重就变成下意识必须坚持的生活责任。1995年应比利时朋友要求教茶。在第1堂课跟外国人接触,就深刻体会外国人对茶不了解。由于自己爱茶,更由于自己必须在国外生存与在获得同等尊重的融入,所以决定在以历史文化自豪的欧洲以宣扬中华茶文化来推广中国茶, 同时肯定自己。漂流海外的浮萍要活下去就必须努力向下扎根,唯有努力肯定自己做好自己,才能有机会向上成长。

这么多年来一直坚持做这件事情。后来在跟当地政府工作的比利时朋友建议下成立了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我的协会也获得了北京中华茶人联谊会的授权,作为比利时交流中心。我的协会与其他的侨团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的对外的群众都是对中华文化有兴趣,对茶有兴趣的外国人。

自知我的个性过于刚正,过去从事高阶国际管理培训工作都是以外国企业以及外国群体为主,同时自知自己不擅长九转十八弯讲究关系的“人际”社交手段,心知肚明的了解我的认法理、讲逻辑的个性很有可能容易得罪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所掌握的方向就是对「外」宣扬。

我在英文TikTok上面多半用的是英文自制短片。 分享是为了帮助自己学习更多的最好途径。

自诩想融入国外的社会,就必须得到国外人士对中华文化以我的专业能力的认可与尊重,那么我就更必须做更好的中国人。

个人的移民故事也被安特卫普红星号移民博物馆(Red Star Line Museum) 收揽入他们选定的十位新移民代表的故事里面。当我在跟他们分享个人移民故事时,我先从爸爸在当年接受日本人投降时到山东,如何顺便把妈妈接收走的那一段历史开始讲起。

回想学茶的经历,说实在来讲在感叹自己与生命中最重要的父母分离的同时,也非常感恩能够跳脱台湾那口井。因为如果没有离开台湾,可能我的学习的空间以及眼界都会被那狭窄的井口限制住,变成活在井底的大肥猫而不自知。

到了欧洲承担宣扬中华茶文化时,我必须首先更强化本身的茶的知识与文化的补强学习,在欧洲我可以自由的接触到中国大陆的茶,身边没有“大师”的加持,我只能采取单纯的由茶学茶的“笨方法”一步步的累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可以用更客观的以360度的内省外观的角度来审视在海峡两岸茶叶的特性,发展与反复反思学习茶与文化传承,以更开阔客观的态度学习中国的茶以及世界的茶。所以可以讲我是一个“没有受到污染”的学习者。

我的初心就非常单纯。这么多年有许多人笑我傻,但是我宁愿做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愿意做一个满心只有向”钱“看齐心有内疚的聪明人。他人或许会因为不识我批评我,甚至否定我,但是我必须清楚的知道我是谁,我的初心是什么,而我的根永远是中国根。

在国外教国际谈判,领导学跟项目管理接触到国外许多知名的管理大师。结果发现讲管理的喜欢儒家思想;谈战略性思考的喜欢引用“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这句来自孙子兵法中的一段,却不知这句的前后;而讲领导学的喜欢道德经;讲变革管理的喜欢谈阴阳。而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先给我们传下来最宝贵的无价智慧资产。与其跟外国人用外语学习他们狭窄性的诠释,激励我从头走回传统国学的学习。

我的记忆力或许受到年龄影响所以记得快也忘的快,但是由於兴趣驱使所以我的觉悟了解性还是很不错。所以现在每一天都很快乐的经过不断反思进行深度悟觉。

2002年到2005年那一段经历过人生最痛苦的背叛与挫败,挫败与痛苦反而让我自己更为清醒。当失去一切时,我把自己找回来了。我清楚地了解自己是谁,知道世上万般事皆可抛,唯不能再一次把自己丢了。

在当我面对失去一切痛苦的时候,我更高兴的是能把自己找回来。自己的快乐不再必须考虑如何满足他人,不再活在他人的意见里,而在是否能安然面对镜中的自己内心。记得有家暴前科的前夫在被警察依照法院判决强迫搬离时,我曾经跟他说,如果他以为中国女人就是非常的柔弱,会默默的接受三妻四妾的风流,会默默接受被背叛出卖的痛苦,甚至如他预计的计划中我会夹击尾巴放弃孩子离开,那他真的是走错村娶错人了,从来不认识我。因为我的父亲生前是将军,这一辈子父亲教我讲道理,从来没有教我投降两个字。那是我这一生第一次用我爸爸的头衔做保护自己与反击的借口。虽然父亲于1992年仙逝,但是父亲直到今天依然是我心中明亮的灯塔,是我精神的支柱。

我虽然是自幼是被收养的孩子,但是我叛逆的背骨底气真的是受到父母很大的影响。

大约十一岁左右我就知道我不是他们亲生女儿。因为全家的人的血型就是我一个人特别不一样。但是我没有去问那可能没有答案的问题。十六岁左右被我亲生弟弟找到以及联络。正值青春背叛期的我反而在被领养的事实被证明后,我顿然成熟了,我选择沉默。不跟父母询问过去的“为什么”会被收养,也不去看亲生父母,不问为什么会是家中唯一被送养。因为我既不想让父母担心,我也不愿意让我亲生父母内疚, 我不想两边的家人会被我知道事实真相时被搞得鸡飞狗跳。既然是既成的事实那么我知道就好,没事。

记得当时我同学问我,那你弟弟是亲生的吗?我只冷静的跟他们说,从我第一天看到他,他是我弟弟,就永远认定他是我弟弟。同学好友说我个性好坚强,我只冷静的说,没有强不强,只是无怨、无犹、无悔的顺命而已。问再多「为什么」也於事无补,安心过日子,把自己做好最重要。

只能说,过去的经历成就今日的我。

许多年前在一次应当地功夫学校邀请举行茶会推广活动,一位比利时的老太太带着她的孙子来品茶。那个孩子是他们小孩领养的韩国小孩。那男孩正值青少年时期,叛逆性很大,自我身份的认定出现问题,所以经常情绪不稳。那位祖母希望我能开导他的孙子。

那位男孩倒也蛮愿意跟我谈。他问我心中有没有恨。我就把中国字那个恨用拆解法跟他分析。因为那个竖心旁的心代表心被砍成一半,没有伤人之前就已经自伤,聪明的他还愿意用恨来伤害自己吗?这孩子眼睛突然明亮了,跟我摇头,说不恨了。那一天最大收获就是跟那个男孩的对话。虽然过去多年,我依然记得那一天的对话,因为在辅导那位孩子的时候,我也是在提醒自己,日日活在阳光里是一件自己能掌控的权力与对自己能力的肯定。

著作所有权:萧美兰,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于安特卫普,比利时, 2021-10-15

面对与挑战初心

每每面对一盏茶时,在茶汤中看到本心,在品茶的那一刻也是自己在面对自己良知的片刻。 

时时自问: 

在道茶,论茶,评茶,品茶的时候时时自问是否有诚实面对茶,以诚挚的心以行为支持善待自然与坚持支持传统的决心。

是否有能力与坚毅不移的毅力在茶理上更进一步努力的学习与分辨清楚。

在茶德的落实上上是否有在日常生活行为上坚守道德行为与坚持初心?

若是不能坚持地据以理,依以德,若在利益诱惑下,被追求花俏的诱惑下对最基本的细节不重视或是失焦,那么又有何能去谈茶论道呢? 

学习中,吃茶去. 

尊重传统教养

多年以来常常有外国人问我在中文里面有没有脏话,我说有。他们问我是否可以教他们,我说不行。问我为什么。 我回道自幼父母不准。他们问我怎么到今天还这么怕父母指责,我回道,那叫尊重不叫惧怕。他们说你爸妈都不在了,所以现在讲没有问题呀,我说就是因为父母已仙逝,所以我更不能够侮辱家教与家风。这叫做教养。

自从使用讯飞/QQ汉语拼音输入法也自然的开始使用简体字。只因为输入方便。因为使用简体字,经常被双边被政治洗脑的人指责。

但是大家有没有去查过一下总共有多少繁体字被简化呢?答案是在最新统计出的八万个汉字中只有2274个繁体字被简化。而简体字早在前秦就已经开始使用,简体字的字数是有随着年代增加。何况在书法草、行体中也常见简体字,所以有必要大惊小怪吗? 所以细想,不管你学的是简体字或是繁体字,除非是文盲不识字,否则相互了解与字体转换真的又这麽难吗?所以或拿简体字或拿与繁体字来做政治意识对立或是文化水平高低的借口,不是很无聊吗?

我的台语口音很菜,但是会用台语唱望春风。若问我,我的乡音是什么,我会说是普通话。因为父亲是湖南人,而母亲是山东人。所以在家自幼听父母都很自律的只说“国语 (普通话)”,因为自幼听的,说的的都是标准国语(普通话)所以我会说我的乡音是“普通话”。

台语在过去传统名称是闽南语。最早跟着郑成功移居台湾的早期移民的统称叫福佬。在1980年前在当时常见的老人茶是潮州的三品杯功夫茶。在台湾有许多人信奉妈祖,而妈祖是漳州人。在台北香火鼎盛的万华龙山寺拜的是观音;行天宫(或稱恩主公廟)主神為官古岸关公,洞賓、單、善、飛等五聖恩主。在新竹苗栗地区有许多客家人。叹问,今天在台湾还有多少人记得郑成功以及廖添丁抵御外敌的故事呢?

©萧美兰,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负责人于安特卫普,比利时

何谓『福』?

#何谓『福 #福』? 可否 #量化? 真的比较就可以定出 #胜负高低 吗?

What is “Good Fortune”? Can we quantify it? Can we really define the level of winning vs. losing, high or low?

其实,生活中的『福』就是内心不再被「 #我是谁 」这个问题纠结,能享受生活里 #简单的安逸 。

As matter of fact, the happiness from the so-called “Good Fortune” is nearby when we are able to free ourselves from the unsolved question about “who am I?” or “What to achieve in life?” when we can reconnect the inner ease and peace with pure honesty.

平静的水面下依然有潮涌,而生命的本质不分大小。

Under the calming water, water is still floating; there is no difference in large or small in the essence of live.

copyrighted Mei Lan Hsiao, Belgium Chinese Tea Culture Association

中国茶面对的挑战

刚刚收到德国进口商的秋季茶叶报价,印度大吉岭秋茶批发价一公斤不超过18块欧元。这是欧洲的批发价, 而不是进口价。为什么印度大吉岭的批发价比中国茶好?我们必须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为什么大吉岭的出口价可以比中国茶高。

今天同时收到在美国很积极的一家“云南茶叶”公司今日传出来的价格表,熟普一饼 (357克)美金37.00 还打九折。 在国外真的懂茶的人有限,懂普洱茶更少,市场的接受力还需要大力努力之际,却见国内品牌在国外打价格战,请问云南普洱茶面对的障碍出在哪里,是谁造成默许的?

中国茶叶品类多,自清末就没有知名的国家品牌愿意在国外为中国茶或是自己的品牌努力投资。确实质优的好茶不好推广,必须由加强实际体验着手!更现实的挑战是欧盟的农残标准的限制,所以在国外推广中国茶有许多层面现实挑战与困难!

二〇二一年上半年茶叶出口:同比量减少,然价格有升,当认为可以偷偷笑的时候,却惊见外销价30元一公斤都不到的消息。外销没有人用500克一斤,而是1000克一公斤. 所以30元是人民币还是美元或是欧元? 如果是人民币,那请问我们愿意吞下我们中国茶只值30元价值吗? 

绝大多数人在过中国质优好茶后都会点头认同中国茶,但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借口”说中国茶外销面对问题是因为国际贸易壁垒呢? 请恕我直言:中国茶在国外发展面对的困难是我们自己自清末到今天没法子突破的[心虚]。而国内茶叶炒作风气操作下在国内看到的现象却是许多业者以过度夸大的市场媒体对国内消费者所展现的却又是[高度自信]甚至[自满]。对内自大自满,对外却心虚,请问问题出在哪里?

我始终坚信当我们有胆敢面对现实挑战,只要我们肯坚持,那么我们就可以克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