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茶之道

若不起風,不见風,何來災;
若不閉气,不知息,何來喘。
淨水清澈,雖不見物但可养萬物。

水為茶之母,不識水,不知茶,不明智,不依理,不守德; 香不入水,味不回甘,茶谨是水带茶色,香味不細膩, 再美的粧扮呈列与肢体表演也只能滿足片刻入眼入口的美感卻入不了人心,何道之有?

一杯茶是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飲品。是喝是品?有高低,對錯之分嗎?人慾与人慾較量時真有把對茶的尊重揣在心中嗎?一个小時六十分鐘,一日二十四小時,再忙也多不出一秒鐘; 為什么不学習如何調整心態善用時間呢?生活再忙真的無法給自已三、五分鐘靜下心來享受放鬆品茶的片刻嗎?騙自己的藉口還要繼續多久?

茶香深淺,口感濃薄本就是被个人喜好左右,無絕對客觀亦無絕對对与錯。比什么?較什么?化不開的重澀為鎖喉之苦,化得開的微澀為多層變化回甘的驚喜。茶之成就靠人用心,茶之敗筆全因人之貪、自滿与懶。

一片茶叶是否能成精品,是否有助生活健康品質精緻化,這全看制茶者,泡茶人与品茶者的用心。

一盞茶是反射生活品质的基本心態的指標而已。真有排他做比較的必要嗎?比高低真的是因為愛茶嗎?

昔有將士車馬炮、仕農工商茶,今有馬屁、面子、炒作、似茶非茶美曰創意茶。對自然生態平和共存,傳統工藝智慧傳承的尊重与如何將茶落實健康生活化真正了解多少,又做了多少?對茶對已的尊重与珍惜又有多少?

站在山叢茶林中,听風帶來古樹細語,体會茶樹帶來土石与植被的能量与嘆息,內心在承受滿滿感動之際亦有許多慚愧,因為為茶,為生態,為地方,為国家,為民族,為自已人生的学習依然做得不夠,必須努力再努力。

由茶見人性,生活起伏亦如茶。低頭听茶,品茶,学茶,快樂喫茶去。

反思滇红的日晒工艺

这一次有幸到云南临沧参加国际茶论坛能机会与国内学者专家以及企业界共同探讨自1995年到今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精品茶在欧洲拓展所面对的挑战以及未来存在的机会的议题。会后我也利用机会实地考察在临沧地区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茶树健康的状况以及当地茶园养顧以及制茶發展的状况。

虽然我是从2002年第一次去西双版纳之后,才开始正式的对普洱进行学习以及了解,自然心知肚明还有许多地方必须深度学习及了解。但是這些年过品尝不同的普洱,由生到熟,从湿倉到乾倉由新到陳年,我真的感觉到自然通風日晒這一个传统工艺中的環節不管是对滇红或是普洱(生普,毛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一个環節。

经过日晒氧化发酵的过程,能够讓茶体现出一种阳光温暖的甘甜层次感,是能够区分日晒红茶与电工红茶的差异性。

当然我非常清楚,自然日晒是看天吃饭的一个过程。

屋顶上搭棚当然是可以考虑,因为他为靠天吃饭的限制打开了一种克服方法。但是必须也要考虑对流风的一个设计。这一次去临沧去,实地考察了冰岛地区,双江地区(勐庫樹种特性)以及邦东地区昔归与娜罕(藤条型採摘造就的茶樹特性)。一路上我留意了一个特点,那就是在云南不光是有独特的日夜温差,气候温度,湿度,最重要是那流于澜沧江河谷两側的暖风。

日晒这个环节需要的不光是太阳的亮度跟热度更重要的是暖风带来的自然气息以及温暖。这是人工或是现代机械辅助加工无法替代的澜沧地区茶香茶味的特性。

昨天另外一个群里面一位国内的茶人講的一句话让我不禁的偷笑。因為他把凤庆红茶跟滇红区分开来。在去过臨滄之后对我来说凤庆是在临沧区,临沧是在云南,而云南的简称是滇,所以我不了解为什么把凤庆红茶跟滇红分开。

自幼我就是一个大路痴,東南西北分不清。這不禁让我想起没去临沧之前自己犯的基本錯誤,误以为冰岛是冰岛,昔归是昔归,邦东是邦东,临沧是临沧;唉,真是慚愧疚。真的是無颜面对以前的地理老师们如果知道我犯这样子的低级地理错误。

这不懂为什么在国内有茶人把凤庆红茶跟滇红分开来呢?今日在国内“滇红”两字是否被今日滇红集团登记,所以”滇红”两字是成了品牌而被挶限了呢?

但我还是不了解为什么有些专家或学者认为用电力烘乾的工艺会比传统日晒來的更好。我觉得滇红也好,凤庆红茶也好,强,滄红茶的特点就在那阳光温暖,甘甜茶韵上。遵循古老传统工艺的智慧是有必要的。更何况生产的成本在日渐增加,个人认为中国精品茶生产的各省产区去思考如何堅守地方与自然的神奇及用质感创造价值,而并不是盲目地淪陷于量与价格之战之中。

再次面見自我

在茶的面前,我还是个”孩子”,一个”内心永远年輕的顽童”。

在中華茶文化面前,我还是个”学生”,一个永远不願畢业,喜欢在课堂中举手發問”老師,我有問题”的活潑学生。

在国旗面前,我腰桿挺直;當听到国歌等,我感动落涙。我对國,对家的態度永远端正不变,因為我是,也只願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我不奢求每个人認同我或是喜欢我,因为我尊重每一个人的選擇。但是我必须時時刻刻提醒自已勿忘我是谁,更是時時刻刻警惕自已不可因任何近利或贪念而迷失初衷。

面对父母遗像我要求自已能抬头挺胸的面对他们説,我永远记得传统家訓。我不需要祖宗牌位提醒我是谁,因為那牌位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雖然父母已前后仙逝但是我是永遠不敢也不会羞辱家风的萧家子弟。不管走到哪裡,我都会大声的説”我是中国人”, 我是萧立规的女兒。

茶,要喝的清清爽爽
人,要活的堂堂正正
日子,要活的明明白白
尊嚴,要護的正正確確
尊重,要先会与做到自重, 而后思考如何赢得他人尊重。
茶禅一味,要看到,品到,体会到,在態度与行為上反射真实自我;不在美丽的外表,不在虚偽的肢体展示或是表演,而在如何落实于生活中奌奌滴滴的真实。

在两岸三地議题上我再一次清楚表明, 我以清明的態度看待历史与学習自省,以正面能量处理今朝,為了未來世代期待更美好的明天。我支持和平统一,我唾弃任何不负责,騙死人不偿命的 “毒(独)派”思想与政治手段,更不齒,更不会認同任何中国地区独派媚美, 哈日,求英的反中態度与行為。

我敢為自已的言行負责,因為我是勇敢的中国人, 我是中国传统倫理与中華文化养育出来的中華兒女。

務实思考香港問题

有香港谈論茶禅朋友认为他们要的民主唯有大破方能大立, 认为支持反中的是OK。但是他们忘了大破之后要承担的最大的风险就是“确定能立吗”? 又能立什么? Are you sure?

谈茶論禅,愛说‘珍惜眼下’,实际上却支持破坏以及无法无天; 試問,

品的是什么茶?
論的是什么禅?
有珍惜眼下吗?
有庝惜未来吗?
心中真有爱嗎?

在自己家都无法无天,藐视法治, 只能说是你自己造就全世界将没有你立足之处的困境。能怪谁? 不希望看到强盛中国的西方勢力当然希望香港愈乱愈好, 但是他们真心關心香港人的幸福嗎? 他們会無條件欢迎無法無天有不守法際前科的人無條件入境移民嗎? 今天有許多國家是有錢投資就可以很容易拿到居留証甚至正式移民改国籍了嗎?

支持以暴力破坏社会治安以及平静的行為, 鼓燥罢课罢工罢市硬把民主变成民煮的時侯你真的心安無憂了吗?看著家鄉不顺眼,那你有本事你可以走啊!反正过去已经有那么多香港人以投资方式移民到美國,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地。所以如果真要走到你認為是民主之地其实並不难嘛。當然那要看人家准不准许无法无天有前科者入境囉。问题是你能去哪裡?不管是旅遊,開會或是演講其實不難,因為那只是短暫,而你會看到的都是表面人家要你看的,當雙腳落地想法生存生活時要面對的就是很實際的怎么活下去的挑戰。不妨自問世上有哪个民主法治的国家会容许无法无天的破坏社会治安份子隨意進入他们的国家呢?

自己不尊重自己,世上有谁会尊重你? 在家把自己当做一条龙, 把自当回事, 其实离鄉出外時, 甚至不是一条蛇, 搞不好不过是一条虫, 什么也不是。

当年在英国殖民统治之下香港居民身为二等公民有尊严了吗? 今天想把香港再變成西方稙民地, 再做外國人鼻子底下的二等公民你們就爽了?

記得香港回归前幾个月,前夫一位英籍朋友來訪, 以為我是臺灣人就會認同他,當他說 “可惜我們要把香港送給中國”的時候,我立刻反駁跟他說香港本來就不是你們的,英國是租期到了把香港還回給中國。我問他,“你知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樣得到香港99年的承租權嗎?”, 當時他是一臉茫然。我利用機會把當時鴉片戰爭英國人是鴉片販子的歷史講給他聽,他很驚訝的說“Ah,我們的歷史書上怎麼沒有說寫明白呢?”。 我笑的跟他說,這個會嚴重影響你們面子的歷史,你們的歷史教科書會承認自己過去的惡劣行為嗎?英國如此,日本也是如此。他真的以為他心中想要玩的港獨以及台獨那一套跟我這個臺灣人能夠玩得通,他沒想到會踢到硬石頭,搞得顏面無光。

在國外面對外國人時保持謙卑,不是作樣子而是尊重自幼傳承的中華倫理道德規範而已,脊樑挺得直因為不能讓家人蒙羞。但是我不會管他們是誰的明友,或是什麼職務,我是絕對不會容許胡亂塗抹中國歷史,無理說三道四,更不能容許他們踐踏我們中國人的民族自尊的言行舉止。因為自己民族的自尊必須自己珍惜,自己顧。當我在他們的國家,我必須尊重与遵循他們的法律,同樣的我也提醒他們到我們的國家時必須尊重我們的法制与遵守我們的法律。

記得在香港回歸的前後当時有许多有钱有势的香港人美其名是為了民主,自由實際上是想盡辦法擠破頭移民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纽西兰。 若真的是那么响往民主自由生活那么当时为什么不走?是因為走不了,还是不愿意走?

没有金钱可以投资给当地提供利益,别的国家会让你免费移民? 许多外国移民政策之前是这个样子,现在的现实不也是一样, 甚至更严峻吗?想要你拿钱去投资的地方,当然会把他们那边说的有多好。但是现实生活要面对如何的挑战与文化霸凌,他们是不会跟你们说的。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所以, 别蠢了。

后来不是也有很多香港人拿了外国国籍回到香港。他们回到香港的原因是因為饮食方便, 生活便利吗?還不是報喜不報憂的那一個老套嗎?

香港曾经是东方明珠,今天是谁让这颗明珠蒙尘的? 把错都推给别人,就能回復过去榮景嗎? 難道自己就没有错了吗?世上蠢之極莫过于否定自己, 践踏自己的民族尊严。天作孽活不了。自作孽不可活。香港如此臺灣亦然如此。

中外常見對茶的誤解

喝茶能不能防止癌细胞病变?
其实这个问题必须先回到茶与健康的基本瞭解。

茶再好,内含什么健康的成分的存在與高低多少,因茶樹種類, 生態生長, 季節与制作工藝不同而有差異。 不管怎么説,茶雖然有許多健康輔助的功效,但是茶不是药,这是最基本必要的認知。

是否知道如何適人,適時,適法及適量飲用,这是最基本必要的学习。

在学茶与在國外推广中国精品茶的过程中發现中外所犯的錯误,可説是“大同小異”。最容易犯的第一个錯误的就是對茶的“自以为是“。下面是最常見的幾個因為自以為是心態所產生的錯誤:

  • 愛喝濃茶的人才是懂茶的人
  • 茶要泡的濃才叫會泡茶
  • “一日不可無茶”,但是分不清楚質优真茶與加味茶的差別
  • 靠鼻子或靠澁苦,香重或味重來買茶或是評斷茶
  • 用蓋碗泡就是功夫茶
  • 會功夫茶才叫做懂喝茶
  • 所有的茶都用100度的水來泡
  • 盲目相信書上,雜誌上或是文章上說“x茶比什么茶更健康”的資料
  • 有有機標籤的茶才是有機茶
  • 認為英國伯爵紅茶是純茶
  • 認為外國茶的品質比中國茶安全

…………等等

準備泡茶之前,在泡茶的時候面對的是自己,如何掌控以一個安然的心,平和的能量面對茶是第一步。

茶要喝的明白

今天臺灣的一位在茶叶報導知名人士的臉書上面分享一段華視電臺電視有關兒茶素于普洱茶對減重的報導,稱在所有茶數中普洱茶所含的兒茶素是最為豐富所以可以降膽固醇以致減重。

看到這份報導時,我的眼睛差點沒跌到地上跌破。因為這牽涉到了電視臺的專業以外更牽涉到了臺灣台大醫院的專業科研結果。

我們從一份由網站上的研究分析數据可以看到兒茶素的高低跟氧化發酵度的高低有絕對相關的關聯。

兒茶素又稱茶單寧 (Catechin) 具抗氧化,抗菌功能。兒茶素成份分四种,其中包含EGCG. 含量高低會對茶味苦澀高低有影響。

普洱茶確實是也在國外的研究報告指出可以有效的降低膽固醇,但是是跟兒茶素有關嗎?

推廣茶葉知識,必須要有強而有力的科學數據來佐證,不能因自我假設作定論。

茶葉要喝得清楚,茶的知識要講的正確与明白。

在繼續了解及找尋科研結果數字的過程中我敢大聲批評臺灣的華視記者有夠懶。同時對台大醫院所做的研究分析內容与數字確實是什麼存有疑問。科學分析的創新革新,不是都是需要白紙黑字科学化的數據來佐証嗎?

至於減重,在美国一份研究報導中有提到純茶的淬取(PTE, Pure Tea Extracts)對整体身高体重指數(BMI, Body Measurement Index)有關但是沒有提到兒茶素。更何況減重這個不能只看膽固醇值單一數字,還要考慮飲食中熱量的攝取。 必須從整體的生活形態來做討論,不能只靠某一種茶來做減肥“神葯”。你的健康,你的選擇。還是找可靠的醫生比較穩當。本身對茶有正確的知讖對健康生活真的是很有幫助的。

若還年輕有選擇

約在20年前在布魯塞爾一家中國餐廳,遇見了一位讀生化博士的一位年輕人在餐廳打工,我問他,學成之後的計畫。他說他沒有想到回國,想辦法留在比利時找工作。記得那時候我祝福他能在專才学習領域上找到好机会。同時跟他分享當時我多次到國內教課的時候,我留意到國家正在快速的建設成長之中,正處在需要人才的時候,依照他学成之后再加幾年海外工作經驗,可以説以他鍍金鍍銀的學習成果,在国內應該會有很好的發展機會。

在國外生活有許多方便,看似令人稱羨之處,但是同時也有許多人因顔面而不敢說實話的苦處。

當然如果在國外学成能夠在学成領域工作一兩年,會有更能加深專業技能与學習,但若我還年青,学有專長,我會在学習期間与國內保持聯系。年輕的時候我有權力猖狂,縱容自私,有時間与精力享受冒險;我會把自己設定為世界村村民,為自己的發展找出路,但我不會把自己未來生活的目標設定為“國外唯一”。因為國外的月亮跟家鄉的月亮是一樣的,皆有同樣陰晴圓缺,只是時差不同而已。

畢竟“在家一條龍,出外一條蟲”; 生命与事業何必一定要設定“國外的月亮比國內圓”呢? 我是人,若是面對專長無法施展,工作与生活遭受文化岐視以及霸淩又何必停留?我會抱著“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瀟灑自尊以及勇氣選擇回鄉發展,更何況家有父母高堂。

國家的強盛以及持續的發展,需要更多人才,當美國特朗普從政策上開始玩弄排華政策,只會督促更多有才能,有專長的年輕人返國為自已找前途,讓才能能發揮所用,在為家鄉的強大努力与服務的同時更能找回屬於自已應有的尊嚴以及未来。這何嘗不是,美國發動貿易戰爭之后他沒想到他的瘋狂會為中國提昇發展會產生的一個正面效果嗎?

人生目標不應該只有向“錢”看齊,而是應該向“前”看齊。在哪裡工作生活,衹是一種選擇,沒有什麼可以值得傲驕的。人的一生能夠活得坦坦蕩蕩,背能挺得正頸能挺得直,那才是最重要的。

中國年輕學子們不管你們在什麼領域,在哪個國家生活及努力,我都衷心的為你們祝福加油!

為了持續改善提昇以及努力強化的中国,為了我們在國外能夠把背脊挺的更直,活的更有尊嚴,我們大家一起來為更好的中國加油。

反思中国茶国外拓展策略

身為茶人的我們是否應該時時省思如何由宋代點茶文化中的嚴謹體現找回今日我們應該為中華茶道精神延續做什麽樣的努力。

茶与茶文化始源于中国,当我们在推崇赞扬日本茶道文化的时候。请问我们又为我们中华茶道文化的传承做了哪些努力呢?

到目前,国内有很多茶论坛都爱请一些外国人到中国去旅游参观。但是他们回到他们国家之后,他们有为了我们中国茶说什么, 写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吗?

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很荣幸荣获中华茶人协会任命为比利时中国茶交流中心。一个头衔代表一份责任,告诫自己必须为中国茶文化宣扬以及中国茶市场拓展更努力。

基于自1995年开始在国外借由中华茶文化的宣扬,进而推广中国精品茶。

今年本来受邀参加深圳的茶览会的论坛,却因对方要求本会找外国臉孔参加, 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反而多方刁难, 甚至希望我无偿与自费参与, 还問我是否能在短短半个月不到時間内带多位外国人去参加作为邀请前提, 在对方無法说清楚论坛的主题及安排的反覆之后,最后我愤而选择放弃。

若是只要外国脸孔来充当人数,那在国内就可以找到很多外国临演,但是他们真的懂茶吗?他们真的关心与了解如何为中国茶创造市场价值吗? 如果是希望我们从国外组团去参加国内的茶展, 难道事前充分了解茶展的内容以及特色做為邀请誘因, 以及即早的筹划不重要吗?所以我在此不偎得罪任何单位, 胆敢的提问寻找与招待外国来宾参与的用意為何?除了一些宣传照片外,又有何獲益?理论上国内外嘉宾应该一视同仁,为何有差别待遇呢?政府的预算也是来自民脂民膏,有必要如此媚外吗?

在过去两三年参加国内不同地区的茶論壇時都会听到一些国外来宾建议建立茶叶产品标准化。何谓标准化呢?他们所谓的标准化原则上就是希望走向低价商品化。试问18世纪就开始的外銷低价商品化,就能够帮助今日与未来中国茶,甚勿遑论為中国精品茶做更好的市场开拓吗?

我会很乐意有机会能够有机会参加国内的茶叶论坛将国外所了解的市场开发情况与这些年我在推广时所面对的问题以及实际操作所遇到的挑战与国内相关单位或是企业分享。与会时我不会说大话,只会说实话, 同时我也很更想了解国内最新的发展,之后我才能够在国外社交网站以及博客群里多多著文与外国人分享。

我认为说我们应该積極地把国内这些年的努力,如国家政策规定的改变, 以及地方上的品级提升的努力,经由参与国外茶叶论坛充分地面对面的直接讨论, 让更多的人了解。为用心制造的中国茶叶, 尤其是為优质的精品茶作代言,在海外發出更多的声音。让更多外国人品尝到优质味纯的精品茶叶, 让中国优质好茶有机会做更好的品质表达。

有鉴于此,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有计划在明年2020年在比利时举办茶叶论坛。比利时也是欧盟政策决策中心。在比利时可以讲是第一次。所以计划先由小规模做起。讲求品质是很重要的第一步, 希望朝着专业性上面来进行。当然,我们也会考虑在德国,法国,荷兰等地区是否办茶叶展销时也有小型的论坛,我们可以积极参与交流。论坛的时间或许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活动做串联。

前几年在法国最大的食品展中,我去参观我们中国馆。其中的参展者或因语言障碍所导致的消极展列性以及冷馆真的让我觉得很痛心。因为每一次参展的费用相当的高昂。外加外派人员的餐旅费用等等。但是投资效益的回收好嗎?之后追踪成交的几率大吗?这是最基本两个合理疑问。

自1995年我就时时刻刻问我自己,能为中国茶努力些什么?当然,这个努力不能只靠我萧美兰一个人来努力。必须与国内产茶区或专业组织单位合作才行。规模不能也不须求大,但是必须求精, 坚持深入。

每个地区的茶都有它的特性。产茶地区的特性就是他其中值得宣传以及销售的特点之一。比如说,

国家农残的标准这些年提所做的所有的提升努力,就是帮助破除国外市场普遍对中国茶有農殘食安疑慮最好的武器。而持续溝通与宣传有绝对重要性。

一个产区的有机农业政策就是对该区的茶叶安全性的最大的销售点。

红茶是国际茶市场上销售最大众的茶类。中国精品红茶除了在香味,口感上有非常独特的诱人處之外。那个耐存後續發酵的特点也是中国红茶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而这个因区域生態与传统工艺的特点是其他国际红茶没法比較的。

黑茶不强调香味扑鼻的吸引力。而是强调它的甘甜,养胃,以及养生的好处。所以这款茶如果能够在国外论坛里面讨论的话,或許对黑茶開拓国外市场会很有帮助。

中国精品茶的好不是我们说了算, 不是包装精美就好。 必须要讓更多人看到,闻到,品到, 听的到与感受到。

曾经有一次在一个很大的工厂跟该厂老总提到这些年在国外推广中国茶最大的学习体会就是依照国外人士对茶口感的喜好所做的冲泡调整, 重要的是在要让外国人认同好茶不需要加糖,不加奶就很好喝, 又很符合他们对精俭品质生活的需要。不料那位老总回了我一句话,[教他们外国人喝濃茶, 吃苦], 我無言, 因為不知如何能助他了解与重视问题之所在。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不应该只是一个口号,而必须是能够落实成为有用且能執行的策略。

尊重隐私与智慧财产权

在這網絡與社交平台快速成長的時代, 尊重智慧財產權, 影像權與隱私勢必要學習的課程. 

在此我再三重覆, 未經本人書面許可, 不管是再臉書或是 Instagram, 微信或是其他網域, 皆無權利用拷貝, 儲存, 或是使用我的資料, 含文字, 照片影像,與文字資料. . 

个人隐私权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缩写作 GDPR;欧盟法规编号:(EU) 2016/679),是在欧盟法律中對所有歐盟個人關於数据保護隱私的規範,涉及了歐洲境外的個人資料

  • 個人資料的收集應存在適當的限制,進而以合法且公平的方式取得,並且透過適當的方法知會資料來源或者主體,再進一步取得同意 \
  • 個人資料應與其使用目的相關,並且在必要的範圍內,確保資料的準確性以及完整性,並隨時更新
  • 資料取得的目的應於收集資料時就清楚說明,並且在使用資料時,如果沒有通知來源主體,不得應用在和當初目的不相關的用途上
  • 除非經資料主體或法律授權,否則不得將個人資料用於原始或者特定目的以外之目的
  • 個人資料應受到合理的安全保護措施之保障,以防止丟失或未經授權的訪問,破壞,使用,修改或披露數據等風險
  • 關於個人資料開發、應用方法,應有一個通用的開放政策去規範。並且資料主體可以輕鬆得取得關於其本身資料的細節,例如資料使用者的身份以及目的
  • 資料主體擁有資料的取用權,也有資料的拒絕被使用權。此外也能夠質疑資料的正確性,並作出合理的處置(刪除、修改等)
  • 資料持有者應對上述原則負責

以下智慧财产权受欧盟法律保护:

  • 作者,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电影和广播组织的复制权
  • 与作者,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人,电影和广播组织的公众传播权
  • 作者分发权[6]以及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人,电影和广播组织
  • 表演者和广播组织的录制权
  • 作者,表演者,录音制品和电影制片人的租赁和/或出借权,以及与作者和表演者的贷款和/或租赁相关的公平报酬权
  • 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的广播权
  • 通过卫星和有线电视为作者,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向公众传播的权利
  • 作者的计算机程序复制,分发和租赁权

保护上限年限为50年. 個人資料絕對牽涉個忍隱私與專屬權. 任何惡意使用將被受”違法處置”. 

如果你想轉發或是使用我過去, 今天與未來的文字或是照片與影像請與本人聯絡. 待獲得本人書面同意之後方可行之. 

若是過去我不慎有使用你的照片或是文字資料, 請告知. 我會立刻刪除處理.

海外推广优质茶的挑战

自1995年至今国外的茶市场确实在缓慢成长, 然而市场依然是被加了香精或是使用精油的加味茶为主. 市场在成长, 虽然加味茶的佔有率与成长率更大更快, 但是我确实也观察到对优质茶的需求也在开放成长之中.速度虽然慢, 但是成长的曲线是存在的,对进口商来讲他们以利润优先,压低购买价,低价出售,求量为主,但是对逐渐在成长的茶饮爱好者他们关心的是健康, 长见的问题在“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现实, 所以必须以更严谨的态度思考如何面对建立品牌, 如何以品质来立信与持续经营的战略会面对的诸多挑战。品牌不在包装精美而在内涵物的品质与可被信赖的稳定持续度。这个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 但是确实能落实的又有多少?

若是对基本品质没有基本瞭解, 对市场教育不愿投资的情况之下,可以想像,消费者很容易被误导。因为许多消费者仍然无法分辨纯真的茶香以及加了香精香料茶之间的差异性。

拿一个臺湾的金萱乌龙来说,一个对”乳” (ㄖㄨ三声) 字拼音的误会造就了以为加了牛乳(ㄋㄞ   三声) 香料浓郁的“牛奶乌龙”就是最好品质的乌龙,这只是一例。也曾接触许多国内的饮茶人误以为伯爵红茶比国内的红茶好,而不知那是加了香精的红茶。诚实标示产品内含物是一个法律与道德的问题。

前阵子在看一本国外的花草茶书籍时,虽然那位英国作者是专精精油, 然而在书中有也提到慎用精油的必要,在书中作者有提到这些年有许多好动儿 (ADHD, ADD) 的产生似乎与食物与饮料中使用香精与长期过量食/饮用有相当的关联.但是书中并未提到国 外哪些单位或是专家有做这方便的研究。

不知国内有没有哪一个单位有对香精或精油食用长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的研究报告? 因为这类研究报告会对在国外推广中国精品优质纯茶突破价格瓶颈会很有帮助。

这麽多年来不是没有想到到国内参加茶艺师或茶评审的考证, 一来是不知有哪些严谨的单位在哪时有办类似课, 二来我对市间那些课程是真的有扎实的学术基础不是很清楚。 与其因渴望学习而被误入丛林不如谨慎行之, 所以我选择漫长的不断的品比, 自省与自修方式深入学习. 更重要的关节点是,我所面对的市场是国外而不是国内. 所以国内的证书对我来说虽然是很有吸引力, 那可以验证我的我对茶的知识与能力水平的肯定, 但是这些证书在国外没有相对应的教育单位会认同, 所以也没有绝对必要性与紧急度。

目前在国外确实有一些人与个人办的茶课, 绝大多数是短期, 拿了一份 Tea Sommelier 的证书却依然无法分辨纯茶与加味茶的区别, 因为有许多是以低挡次或是加味茶为学习标的物。 所以几年前我决定在我协会的架构下成立中华茶学院, 就以中国精品质优纯茶为根本. 对在国外推广中国精品茶的我, 认为更重要的是能有正确的资讯, 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学习茶与分享茶知识。

多年前我也曾跟范老师坦白表达, 我很感激与尊重他们80年代在台湾一些爱茶与珍惜茶文化的前辈为復兴中华茶文化所做的传承的投入与努力, 因为他们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然而当时他们为了能想把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日本茶文化的差异做区隔 ( 因为日本已经成功的把”茶道 Cha Dao”两字植入外国人的认知) 所以创建了”茶艺Tea Art”二字, 而这”茶艺”二字也间接的造就了今日茶艺界的乱象。 反观这三十多年来中国传统茶文化由台湾再回故地復甦与发芽, 似乎造就了市场更努力的在茶艺两字上营造文化市场. 优美的服饰, 漂亮花俏的泡茶姿势, 其中又有多少与茶有关呢?

为什麽我们的茶艺虽好看却不入人心? 麽这麽多年来在国外甚至经常有外国人问我 “啊, 你们中国也有茶文化?” 没错, 这些年来到中国旅游或是公干的人数有增加, 但是还有更多的人是对我们中国或是不了解或是带有有色眼镜来评断我们.  这些挑战激励我自1995年开始就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警惕必须严格面对与处理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