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学茶笔记

两年前荷兰一位卖茶树苗的荷兰人打电话给我请我教他做普洱茶. 我直接回答不可能。他问我为什么。我回答他,因为普洱茶不是单纯的工艺的问题。首先树苗的基因不对,更重要的是生长环境与生态条件差异;对茶树,生态环境与制茶工艺的相关联的关系都搞不清楚,原则上外表对茶与自然,以及自己没有基本尊重。试问没有基本的尊重,自称是茶艺师者又会是什么样的茶艺师呢?

曾经有华人圈里面的朋友转述其他华人对我的批评说我不懂茶。朋友问我要如何反驳。我笑着回答「不予反驳」,因为他/她提到批评我的那个人,我不认识他/她,他/她也未必认识我;在不知不识的情况下,所谓的转述批评未必是真,而我又何苦为一个虚假的转述影响到我持续的学习呢?

对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是每一天能静下心来,清醒的质问自己“今天有学茶吗?由茶体会到什么样的生活智慧呢?我能为茶为中华茶文化做些什么? 如何由茶安抚以及找回自己的海外漂流却不远离的游子心呢?”

我的学习历程依然日日现在进行式之中,所以绝对不会,也不敢过度夸口说我很懂茶,因为我还在学,我还必须继续深入学习中。

人生道路受利益诱惑走偏很容易,坚持做对的事情需要自我承诺的坚持,而这往往是一件看似易行不易的基本。

不管用什么样的头衔,不时提醒自己头衔代表的不是自我标榜的成就而是应承担的责任。在现今世界架构,如何介绍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是必须谨慎面对与处理的挑战。但是,不管是用哪一种语言介绍自己,茶人? 茶艺师? 还是茶专家?下意识不断提醒自己勿忘第1个字是什么字,(茶,tea,thee,tee,cai….)。

泡壶茶,不难;,如何选茶,把茶泡好,其中的细节以及奥妙可能远超过你既有的想象。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做好一位茶人如同日日学习如何做人。做人难,做中国人更难。所以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呢?不管道路有多艰险,就是不能够轻易纵容自己,务必要尽到做一位好的中国人的本分。

低下头来,勿忘初心,谦卑的面对茶,诚实面对良知。吃茶去。

©萧美兰,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负责人。2021-10-13 于安特卫普,比利时。

人生学习无高低只有深入

今日再一次提醒自己:

低头不语, 努力练习基本;
学习没有高低,只有深入。

在导引气功统称下, 从古至今高手门派何其多;
如何不被花俏蛊惑,如何破除内心会产生的莫名比对攀比心,是学习如何深入必经之路。

每日提醒与反思在日常练习中是否有体会己身最小最深的筋肉放松,有无体验气血流通的顺畅,有无感受柔软延伸的劲道对身心气意有何改善的科学性。

若无吐何能纳?

若不能舍何能得?

身外杂音越多,越是修炼清除内心杂念,提升静心清念的好时机。

练功去。

萧美兰,比利时
2021.08.28

茶与日常养生

茶是我们的国饮,茶与茶文化始源于我们中国, 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都离不开茶, 但是…………

  • 是不是爱喝茶的每一个人都懂茶呢?
  • 是不是中国人就懂茶呢?
  • 是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如何合理的把茶喝对呢?
  • 在我们生活生活周边的人,每个人的体质需要、饮食习惯与健康需求都一样吗?
  • 茶有百益,选择不当,饮之不宜,则害大过益。如何以茶助养生,这是一个科学性的议题? 还是文化性的问题呢?
  • 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快速提升,试问人体五大器官当有病变或可摘除甚至可移植,但是直到今日依然有一个器官存在或许可以切除部分,但是无法替换的现实。试问那个器官是什么? 我们日常饮食习惯的健康对那器官的健康影响有多大?而那个器官的健康又对我们整个人的身体健康与生活品质有多大影响呢?

为什么要错开30分钟饮茶,这是属于一个科学性的理性问题,在国内外有许多专业营养学专家,或许可以听听他们怎么解说茶多酚、茶碱,茶氨基酸是在什么样情况之下才会对人吸收能力,排泄能力有帮助,或是不当时会有的负面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可以提高意识的问问自己,日常养生最难突破的一个心结是什么?

©萧美兰,比利时中华茶文化协会负责人, 2021.05.06 于安特卫普, 比利时

茶道! 何道?

君子志于道,依以理,

据以德,游于艺。

https://youtube.com/shorts/jmH4j2z3HTE?feature=share

真心爱茶的我今日严肃的面对己心,再一次提醒自己切勿忘初心。时时警惕自己,切勿浮躁, 诚实挑战自己。 时时自问:

若茶艺只局限于艺,心中对茶的尊重在哪里, 有多少?

若心志不明,致向难以坚持,茶理不清, 茶德不入心,不融入于行为,德行未能提升, 茶艺轻浮,心中有何道? 道正吗?

一杯看似简单的茶, 水清澈明亮吗? 茶香发于自然内在吗? 是否能在清爽淡雅中品出精彩丰富内涵的转化? 杯中有我心吗? 心有被欲望捆绑局限吗?

茶如人生, 人生如茶, 吃茶去 !

魔鬼藏在细节中

有一句俗话说的好 “魔鬼藏在细节中”.

自幼父亲教导为人处世必须处处注意小节, 年幼时很容易以”老爸又在说老八股”的反叛态度表示消极抵抗. 但是随著年岁的增长, 今天总算是渐渐悟清当年父亲一直说教的那句话其中的涵义. 经历生活数不清的变化与历练之后, 现在真的开始深痛的体会“一个人的本性可以由小细节看出实际人品的端倪”的生活智慧.

内心虚浮者由于自信不足所以多半讲求华丽外表的包装, 强调形态的表达;

越追求华丽精彩者就越强调精緻, 追求与注重小节; 当然口袋就必须更厚一些, 己身的包装多半依赖他人的创意;

大智若愚者不喜被细节过度拘束, 随地皆可找到材料来激发灵感, 己身的包装则看个人的随意灵感与即时创意.

然而在这讲求个人形象, 追求华丽包装, 讲求气场傲娇的时代中, 只怕会强迫许多人极尽全力思考如何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掌声, 却不知如何面对与掌控虚张及地气两者之间于”不过”与不及”那个摸不清, 道不尽的“度”.

多年以前我跟北京的朋友通視訊, 由茶談到人生; 我跟朋友提到自己多年用內省自習的方式進行修行, 一直以來就很警醒的時時提醒自己莫因一份貪念或是急躁之心而走偏. 突然當時在朋友處的石頭法師問我是否有皈依的名字, 我說沒有. 法師說, 他在聽我講話與了解我的思維後, 他給我取了 “悟明”這個名字, 鼓勵我持續堅持純淨的修行學習, 在那個當下我真的是很震驚, 因為在那時我還沒有機會見過石頭法師, 換句話說我們並不認識, 但是法師卻能在千里之外體會到我渴望修行的心, 用”悟明”點醒我時時提醒自己此生謹守赤子之心的生活之意念. 至今我依然時時謹記石頭法師寄予我的”悟明一智”的棒喝提醒.

Corona 病毒此次肆虐全球, 迫使我們遵守 Home stay 的政策. 在面對無奈地當下, 同時也給自己一次好好反省與思考的時間與空間. 綜觀由武漢開始的疫情到今日全球飽受生命危脅的疫情發展, 深刻感覺這個莫名其妙的病毒把我們打回原形, 迫使我們面對生命中何重何輕的基本問題.

自武漢開始到今天全球我們看到人性的光華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許多不堪與邪惡. 莫名其妙的細菌病毒固然可怕, 但是我們知道全球醫藥專家們在努力, 期待在不久的未來能研發出有效的疫苗; 換句話說終有一日病毒的危脅將淡化,今天面對的威脅也必將變成歷史一篇. 但是比細菌病毒更可怕的只怕是政治病毒與人性病毒, 因為那都是源自於貪嗔癡所造就的心魔; 若無心面對共同承擔, 終將成為無法挽回的心魔輪迴.

今天下午在院中靜坐品茶時突然想到劉德華唱的那首”悟”,

在凝聽時也在細細的思考歌詞中的涵義, 我們若能誠實的面對, 而不在強調經能記得多少, 能背誦的多好, 旦問我們每日燒香求神拜佛, 我們真的是在求甚麼? 在拜甚麼? 回首過去65年的生命, 自問在這短暫的人生中我們求的不就是希望能夠好好地走好每一天嗎? 我們會說的很多, 但是真正能落實於生活又有多少呢? 知若只是知之, 就真知了嗎? 我們有甚麼藉口不能落實呢?

當我們在期待能早日解除封城的命令的時候, 或許我們可以好好的思考一下, What is the next step? 過去我們熟知的生活與社交方式在這一次疫情之後一定會有變化.那將不是生活中的選項而是必須承擔的責任. 我們在今天要想的不是以後是否能回復過去的生活, 而是自今日起如何面對明日與未來.

沒有健康的身心意, 何來正能量? 沒有正能量, 何來生活願景與日日生活的平安? 沒有生活願景與日日生活的平安的堅持, 那麼就算能夠得到的再多物質享受, 我們的心就安嗎?我們就能不再活在莫名的恐懼之中嗎? 我們又能在身后留下甚麼樣的腳印呢? 記得我也好, 忘了我也罷, 因為到時那一切也與我無關了, 不是嗎?

copyrighted 蕭美蘭, 比利時中華茶中心/中華茶文化協會, 於比利時安特衛普市, 08/04/2020

再次面見自我

在茶的面前,我还是个”孩子”,一个”内心永远年輕的顽童”。

在中華茶文化面前,我还是个”学生”,一个永远不願畢业,喜欢在课堂中举手發問”老師,我有問题”的活潑学生。

在国旗面前,我腰桿挺直;當听到国歌等,我感动落涙。我对國,对家的態度永远端正不变,因為我是,也只願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我不奢求每个人認同我或是喜欢我,因为我尊重每一个人的選擇。但是我必须時時刻刻提醒自已勿忘我是谁,更是時時刻刻警惕自已不可因任何近利或贪念而迷失初衷。

面对父母遗像我要求自已能抬头挺胸的面对他们説,我永远记得传统家訓。我不需要祖宗牌位提醒我是谁,因為那牌位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雖然父母已前后仙逝但是我是永遠不敢也不会羞辱家风的萧家子弟。不管走到哪裡,我都会大声的説”我是中国人”, 我是萧立规的女兒。

茶,要喝的清清爽爽
人,要活的堂堂正正
日子,要活的明明白白
尊嚴,要護的正正確確
尊重,要先会与做到自重, 而后思考如何赢得他人尊重。
茶禅一味,要看到,品到,体会到,在態度与行為上反射真实自我;不在美丽的外表,不在虚偽的肢体展示或是表演,而在如何落实于生活中奌奌滴滴的真实。

在两岸三地議题上我再一次清楚表明, 我以清明的態度看待历史与学習自省,以正面能量处理今朝,為了未來世代期待更美好的明天。我支持和平统一,我唾弃任何不负责,騙死人不偿命的 “毒(独)派”思想与政治手段,更不齒,更不会認同任何中国地区独派媚美, 哈日,求英的反中態度与行為。

我敢為自已的言行負责,因為我是勇敢的中国人, 我是中国传统倫理与中華文化养育出来的中華兒女。

小细节,大原则

在这炎热暑假期间, 在短短几个月组织比利时青少年与利用暑假假期来欧洲度假的中国孩子们一起参与音乐才艺比赛与音乐艺术节, 确实有相当程度的难度与挑战 。 但是所有参与欧中青少年音乐节筹画,主办与所有协办的专业音乐学院, 与参与的中外孩子们却神妙地最短的集体练习的情况下在乐章的导引下创造了一次神妙的音乐与文化互动的飨宴。 憑心而论这一次的欧洲青少年音乐艺术节办的事非常的成功 。

这一次支援欧中青少年音乐节活动中,除了比利时Lier黎尔音乐学院萨克斯风音乐老师以及作曲家汉老师为这一次音乐节活动 特别谱写的丝绸之路的音乐; 节目中还穿插搭配了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演示 。 在这一次”丝绸之路”为主题的音乐节, 当然中国茶与中华茶文化不能缺席 。 除了在 这两天夜晚的音乐节目中搭配展现我们的茶道文化之外,同时我也应主办方的要求支援在安特卫普MAGO音乐学院协助钢琴大师艾铃娜老师给每一位来自广西学生所提供的改善建议。

比利时与来自中国的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完美的演奏最新出炉的”丝绸之路”的创作真的太感人了
为这一次活动我准备的是茉莉白毫

音乐无国界,非常友善热情的比利时钢琴大师, 艾琳娜教授, 仔细凝听每一位孩子演奏两首曲子, 都十分耐心地为每一位孩子在每一篇乐章中那些地方做改善都有提出详尽的解说; 每一位孩子要选哪一首乐章参加第二日(週日)国际音乐才艺比赛, 也耐心的提出分析, 指导 与建议 。 为了确实帮孩子及家长更能够清楚瞭解比利时老师对每个孩子提出的学习改善建议,所以我自愿的多做了停留,帮助艾琳娜老师对每一位孩子提出 的 个别学习反馈做翻译。 在观察, 凝听与翻译的过程中清楚地体会出比利时钢琴大师与国内钢琴老师在教学时在质与量期待存有基本的差异性 。

星期六的课是分4小组,第1组在在接受艾琳娜教授的指导时候, 另外三组孩子可以在不同的练琴室裡面自行练习。週日晚上听到安特卫普音乐学院严重抱怨111练琴室因使用者在练琴室裡面吃东西,然后把杂物丢入了洗手台造成洗手台的排水管被堵住的时候,心中那一份惭愧跟难过真的是没有办法用言语可以形容。或许是文化差异性,不过不管怎麽讲最基本 社会 文明行为应该是:

  • 不管是在教室裡面也好,或是在练琴室裡面也罢,都不可以带食品进入教室, 更别提吃东西了。 难道在国内这类行为是可以被容许的吗?
  • 不管在哪裡吃东西,所产生出来的拉圾怎麽可以乱丢? 国内这些年不是很努力在加强社会文明行为吗?
  • 丢厨馀入洗手台造成排水管堵塞真的一件不可理解的行为。我相信这种行为在国内也是不被允许的, 不是吗?
  • 问题出现之后,否定所作所为,推卸责任的心态及行为更是遗笑大方。试想, 这种行为会让外国人对中国或是中国人产生甚麽样的负面印象?

除了安特卫普音乐学院下水道堵塞的事件尚待解决以外,这一次广西艺术之星团体在Lier 市新建的Muzet Hotel短短停留两个晚上在房间造成的不可言喻的髒乱, 让当地人对中国团题所作的结论是 “无法用髒乱来形容”. 这一次中国团体所造成的髒乱形象, 让当地人对短短两日能造出将近百斤的髒乱垃圾的能力是瞠目结舌, 试问, 若是被拍照下来, 中国人髒乱文明的形象将如何被宣传. 那些家长能容许他们的家也是如此的髒乱吗? 多年许多住在当地华侨努力塑造的中国文明形象就在这近百公斤的髒乱的现实下全破功了. 以后 Lier 还有旅馆感接待中国旅客吗? 他们还要求比利时这边提供照片来做反省. 难道们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是视而不见吗? 一点感觉也没有吗? 还要等外国人把照片拍下来后才會进行反省吗 ?

难道那些家长的家中也是如此的髒乱吗? 哪怕再有钱可以请得起阿姨, 难道就可以纵容自己或是孩子变成两手无能的藉口? 不能养成随手之劳的好习惯吗?

全新地毯上的油跡

小细节, 大原则; 国家民族颜面何在?

这一个看似”不严重”的小事故的后面却牵涉了中国及中华民族的顔面。不能认为相互推责, 否定责任就可以交差了事,更何况学院主辨方説有监视影像。虽然我不认识这些孩子以及家长,所以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但是我确实知道,当时安排到111练琴室的是哪些人。很可惜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胆于愿意承认错误。不管怎麽样, 我们中方都必须合理处理,承担责任与道歉。据知安特卫普音乐学院主办方因为这一事故暂时扣发此次参加大师指导课与音乐比赛的证书。 试问, 中方有赌气的理由吗? 我们有甚麽权力批评或是责怪安特卫普音乐学院严格该校的校规吗? 最后受伤害的不是那一群来自广西的孩子吗?

我们走向世界的时候, 不应该理所当然的态度只用中国眼光来看世界, 不能要求世界认同接受中国式的思维与行为; 而是也必须世界的游戏规则以及了解如何用外国的眼光来是世界

虽然我不是这一次活动的主办方,衹是支援人员之一,但是为了维护国家以及民族自尊,一知此事, 熟思一夜后今早我就立刻跟安特卫普音乐学院的主要负责人金女士联络,代表中国人跟比方致歉,同时诚心的跟他们说,如果有任何地方,我可以就近协助他们解决的,我一定会尽我能力。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我方承办这一次活动的国内与国外的主办方, 因为我在此次活动纯属义务帮忙, 并无任何利益牵连; 主要是想维护我们中国人的整体形象。

週六在协调孩子的课程的时候,国内来的老师对音乐学院展演厅现场的佈置不似国内一般挂有大标语,海报与背景的佈置颇有微词; 但是事实上国内一般常见浮华夸张的宣传的模式,在国外却是很少见的。 尤其是在一些古老的建筑裡面真是有许多限制。不管怎麽样,我认为不管是在国内或是国外都必须瞭解以及遵守有许多当地的规定, 这是基本的专业态度。

任何乐器都是表达情感的工具。 这一次在协助孩子们上课的时候,虽然我不会弹琴,但是我爱音乐也懂得听得懂旋律,在不同孩子的演奏中我可以很清楚的瞭解国内的钢琴老师跟国外的钢琴老师在同一首音乐的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国内的老师似乎更偏好对年纪轻的孩子们要求他们弹非常複杂的曲目,要求手指的技巧。而国外的钢琴老师更强调的是孩子对音乐的持续学习自我激励性,手指的对位正确与否当然重要之外,此间的钢琴老师可能更强调学生对整体音乐的全方面如何掌控旋律的快慢,音律高低及表达旋律情感深浅的体会与表达。音乐能力的表达不在是否能弹几首曲目, 也不在曲目的长短; 如果一首长曲中有许多挣扎与错误, 还不如一首能把一首与心灵溶入的短曲; 这一点与中国俗语说的”宁缺勿滥”是有异曲同工之意。

当我们在呼吁外国人不要拿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在还没有瞭解我们文化就乱下断语以及批评或是否定我们的时候,我也呼吁及时时提醒自己,我们切忌不能拿中国的眼睛来要求外国对我们文化习惯中看似稀疏平常却不合乎世界进步社会中不能容许的小事及不当作为而无感。

【在海外,我们每个人不是一个人的形象而已, 来自海峡两岸三地的我们每一个人肩膀上扛的, 背后揹负的是一面代表国家的国旗,一面象徵民族自尊的旗帜】

这些年多次到国内各地参访观察,当为国内经济发展快速成长,硬体建设非常进步感到骄傲的同时,我更注重在人文、社会发展, 社会文明行为与教育这方面的发展及变化。在此我必须説大实话,那就是不管是在国内或是在海外国人依然有许多地方必须抓紧努力提昇。

习主席这些年提昇传统文化教育的呼吁跟政策,我更是非常的贊同与欢喜。我也深知,植树十年树人百年必须经过的一段阵痛教育过程。在这个资讯过度膨胀与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我们更是不能用”需要时间”作为塘塞自己不进步的藉口。 如何突破”功小而不为, 过小而为之”的侥幸心态, 这必须作为如何突破自我以求进步的课题, 时时刻刻好好的自省。

身为一位母亲以及在国外从事成人培训教育多年的工作者,我深刻的体会对孩子们(尤其是年幼或青少年)的教育必须从家长与老师的身体力行,言行合一,教育水平提昇着手。

此生永远记得我师父,蓝旭如先生,与自幼家父身体力行对【知行合一】教诲一致,那就是【教学、教学,教者,必须更加努力学习及精进,切忌骄,更勿傲。】

这份基本教诲对自已在自身学习及教学时自1985年开始用心习练导引气功是如此,严谨思考反省如何以茶入道的学习亦然如此, 自1995年开始在比利时宣导中华茶文化更是如此。人前人后始终如一, 时时刻刻谨慎提醒自己端正思想、由最微小的言行中举止落实【知行合一】。让茶香能入水, 是一位茶艺师应有的责任; 让中华茶蕴能入人心, 是希望藉由茶入道的每一位茶人应该承担与分享的快乐。

社会伦理道德行为的自律,一切努力并不是为了获取他人贊同掌声与否,只问已心是否能勇于面对而无愧。故而,时时谨记专注与低头的哲理, 不能忘了自己是谁, 不管离乡有多远, 不管离家有多久, 乡音是否有变, 永远不能丢了自己的根。因为别人是怎麽看我,许多时候不是我能掌控, 与其为别人活, 不若为自己活; 但是自己是否尊重自己, 那是自己责无旁贷必须自己面对与掌控的要务。

爱之,严之,谨之,  律之;

教之,诲之,  学之,习之。

互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