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be an image of text

国内微信群里面一位朋友传来的这句话真的是让我无言以对。因为我相信在国内许多茶产茶的地区,卖茶就茶企中还有很多人自以为对外国茶饮茶习惯跟文化跟今天的喜好有了解,而存有这种说实在就是偷懒,管事以及不负责的错误想法。

我自1995年就开始在欧洲为中国茶,中高端的中国精品厂努力推广。这么多年努力的投入,以及努力其中辛苦无法言喻,但是看到市场在逐渐的转变的时候,心中是有安慰的。

对中国精品茶来说当然好的品质生态茶的受众群不如国内。而真正品质优良的生态茶,在国内的受众群就很好吗?只怕炒作的风气,遏止很多人对茶的信任吧。

国内常见的一些品质诚信问题,国外也见到了,而是成倍数的成长。

如果认为说卖袋泡茶, 或是加味茶就足以满足外国客人的话,我只能说我们真的是不可能说不到一块儿去。

在此也希望你能了解你将面对的是一些百年字号的外国跨国际的品牌的竞争;他们只要便宜的茶,然后他们会他们的标准加香精调味,所以他们只谈价钱,而不需要好的茶的。 只谈价钱,只思考他们自己己身的利益,那么别忘了他们的选择性不会只限于中国茶。同时也希望你们能够好好思考一下,做低档的廉价的代工茶,你们能够把工钱赚回来吗?。

习古是为了悟今,而不是摸象仿制

茶的种植,茶的制造工艺,茶的泡法,从刚开始的煎茶、点茶到小壶润泡,这一路走来,是茶激发了茶文化呢?还是茶文化激发的茶的延伸发展呢?

茶经由丝路辗转到国外,融入当地的文化社会以及生活习惯之中,文化与历史的诠释不也都是靠后人来做讨论吗?

我知道会有许多专门研究日本文化的人会说日本文化非常严峻,但是细问日本僧人带回去的茶制作工艺以及点茶或煎茶手法跟今日的茶与手法就不曾有变过吗?

人的口感喜好的挑选与调整如何经由历史演变以及茶树的变化以及茶工艺的转变,对后来茶文化的衍生变化有何种互动影响,请问有谁可以一刀两极化呢?

中华茶文化兴于唐, 盛于宋。 今天就宋代的点茶法与今日日本的抹茶法来做分辨,或许应该更细究当时从茶产区如何把茶叶运送到洛阳、长安等地所面对的辛苦运输过程中茶叶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同时别小看地理距离对茶叶运送的实际挑战与对茶叶保鲜会有的影响。 中国历史上茶产区到茶饮地的距离,以及日本产茶区到京都的距离,大家是否也应该列入分析的考虑中呢?

今天不管是在到世界哪一个角落最后不还是回到一个基本问题: 怎么样选茶, 怎样把茶泡的好, 不是吗?

一款茶它之所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一款茶不知道怎么样把它泡好,就算是历史。了解的再多,对自己如何享受那一杯茶有什么帮助呢?同时,请问日本今天的日本茶道强调的是茶的全面生活性吗?而今天世界上依然是六加一茶类故乡的中国,在我们的中华茶道中又应该体现的是什么?

人者,天地之心也

天有其時生萬物
地有其材養萬物
人有其智理萬物
【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
(禮記.禮運)

横觀今日自然及人世之亂舆災難,其由直指人心腐朽之根源 -貪噌痴、妬恨慾。

心中有敬,心中有佛,心即是佛,何须遠求?
天地自然間有情,心中有大爱,處處皆有爱。

人心若不分差異,無分辨心,均能嚴守禮法纪律之约束,如此家才能和,社會方能安,世界才會大同。

去除心魔自然必须由平心治心,律己端正行為做起。

知者知之而不為,實為無知。
世上最大愚蠢,莫過於自大。

欲端正他人之前,先問自已是否端正,欲談禮論教前,先反省自已是否由心知禮守節。以虔诚持續反省之心,在冬日開啟之際暖心自省。時時警惕,謹記堂訓,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