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就在當下

1995年在上海參加一次國際高階管理論壇International Top Management Forum 的時候曾經有機會與當時上海市一位高階人士 , 他应该是上海市屬於副市長或部長級的長官, 談到臺灣經濟建設的發展。當時我就跟那位先生分享我自身在台灣经濟建设政革过程中成長的经验与覌察,我說我對國內經濟開放持續發展是絕對是持有positive的期待,可是我也以我个人对台灣因快速经济起飞而对社会文化因為錢淹腳目而產生的变化及喪失幸福感而對國內是否会因為經濟快速成長,造成的向錢看齊的 扭曲 文化會造成的一些传統文化價值感的失落而感到憂心。

任何对經濟學有基本了解的人,大概都能夠瞭解,當經濟成長的曲線爬得越快越高的時候,曲線下面的潛在失落空洞的風險空間也相对的擴大。而在曲綫下面風險空洞的填補必须由道德倫理以及社會文化價值的強化來支撐住。

這些年國內的經濟、國力、社会等各方面的發展都非常的快速,这个是世界上有目可睹的。但是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必須誠實面對的就是當年我憂心的事情,當然也在發生之中。

不管是在台湾或者是大陆經常遇到来自不同年龄层的人表示对国外生活的羡慕以及对国内的不满。这种因不滿現狀而產生的媚外情结的产生主因可分為四:

  1. 对国外的文化以及制度不了解,而住在国外的同胞也经常有报喜不报忧的情节与習慣
  2. 错误的以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而忘记了在家一条龙,出外一条虫的现实生存挑战
  3. 对生活中的欲望及期望过度扩大,以致内心存在自己都不知道精神空洞的存在而產生焦慮; 以及以盲目自大来掩饰自已内心对自己本身的文化存在着莫名内在的空虚以及不自信
  4. 在强者適存的心结下,努力想法子融入外国文化而忘记自己传承文化中的价值

今天我們必須好好的自省反思,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在物質生活水平?還是在心靈,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知足平和的無憂有願景的幸福感?自開放以来國内各方面經濟建設,法制建全都有很大改善,而這個改革方向是必须继續堅持与持續;因為國家也好,社會也罷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社會安康幸福是要看传統文化与人文教育是否能夠回到傳統倫理道德層面的普及化。這一份努力及责任感的認同与齐心是必须由中央到地方,到每一族群,到每一家庭共同承担。

幸福感可以衡量嗎? 生活中物質富裕與否或許可以點出一些指標, 但不代表全部; 意念與信仰確實可以提供支撐, 但是需要很大的自制力與毅力; 一份及時感恩的心則確實可以將兩者祥和的連接在一起. 但是, 如何在物質與精神兩者之間找到很好的平衡, 那是每一個人時時刻刻都面對的生活挑戰. 與其挑戰自我不斷的質問幸福與否, 不如就安心平靜地活在當下, 那就是看似最廉價卻又最無價的幸福片刻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