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最好的老師

上週六第一次來上課的學生問我當時我是師承哪一位茶大師?

我跟他說,

有關茶跟養生的適合搭配,我是大約八九歲的時候,由幫助父母泡茶開始接觸到茶, 雖然母親不是茶師他也不是醫生但是她獨特敏感體質與健康狀況以及後來一位小學同學身上我也對多飲濃茶有害健康有了第一個學習.印象  由母親那裡可以說從日常飲食中時時就被洗腦了解陰陽五行平衡在日常生活中必須適人,適時,適量的基本道理以及重要性.  由小時候累積的傳統養生的基本對我後來的學習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我是在1985年在臺灣臺北貓空的茶山上面開始學茶. 記得第一天上山找茶園時候其實心中只有很簡單的想法, 那就是想喝茶. 所以說我可以說是先從喜歡喝茶開始進入茶世界. 在親眼看到手工製作鐵觀音的過程, 那一刻的印象讓我深刻被茶葉後面所涵蓋的人文價值深深感動。 由原來簡單的愛喝茶, 喜歡品茶時的那一份平靜開始對茶進一步學習與瞭解, 從一個簡單愛茶人, 變成了解茶世界深似海寬無邊, 只想持續學茶的茶呆, 學得愈多愈想學, 學得愈深問題愈多, 就這麼樣不知不覺中變成大茶痴。因愛掉進去與茶結緣, 開始與茶戀愛,一生無怨無悔。

若是一個盲目的迷戀, 那麼在資訊不是很充足的國外, 若不是學不好, 很容易學歪. 所以從1991年移居比利時後, 在國外繼續學茶的時候更是給自己上緊鍊條時時警惕自己不可被性感的香味或是莫名其妙的甘甜迷惑, 所有的不自然都要深究其因.  所有賣茶的人都說他們的茶有多好, 多好, 但是茶到底是有甚麼真實內在, 那才是最重要必學的重點.  所以我將自幼父親教誨的”一日三省必有吾師”的不斷反思的方法與愚公移山的傻勁彙總起來, 從不斷的品茶, 提問, 思考, 進一步提問, 再品, 再思考….的循環不斷的品, 不停地由品茶, 聽茶, 體會茶一步一步的向茶進一步邁進學習。盡管在國外資訊取得很費力, 必須要發揮創意多處尋找; 在苦惱離茶區遠時, 在同時我也很高興誘惑少一點, 距離這個問題在另一方面卻提供我一個能夠安靜深入與茶, 茶文化以及禪悟等議題進行不斷的反思, 學習與體悟.

那怕在那十年間自己很用功, 但是心中依然是忐忑不安; 國外一些對中國茶不公平的評論或是錯誤資訊, 更是促使我立下為茶, 尤其是為中國茶, 努力的志願. 但是心中依然上下忐忑不安, 時時壓迫自己深入反思與學習. 直到2011年回台灣探親時榮幸有機會拜見范增平老師, 在討論中得到范老師對我的努力學習的肯定, 總算忐忑不安的心得到安慰,  雖然再范老師的認可下得到茶藝師的頭銜, 一個頭銜只是讓自己更清楚自己學習方向應有的堅持, 而並不代表成就.  直到今天我依然不敢放鬆自己, 更是時時提醒自知自己不能有迷惘, 學習必須更扎實.  表面上來看是為了茶, 其實骨子裡更是為了平定自己心中可能會有的浮動與不安.

所以若問誰是對我學茶的啓蒙,帶領我持续學茶与悟茶及人生最有影響的老師,那就是茶。

蕭氏蘭陵堂訓

古往今來許多世家,無非積德;天地間第一人品,還是讀書。

何謂“至行”?曰“庸行”。何謂“大人”?曰“小心”。何以“上達”?曰“下學”。何謂“遠到”?曰“近思”。

竭盡忠孝謂之人;治國經邦謂之學;安危定變謂之才;經天緯地謂之文;霽月光風謂之度;萬物一體謂之仁。

志之所趨,無遠無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無堅不入;銳兵金甲,不能御也。

處逆境,須開拓置之;處順境,要收斂慎之。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智而氣和,斯為大智。

毋毀眾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毀天下之理,以護一己之過。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貴以天下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士大夫當為子孫造福,不當為子孫求福。謹家規,崇儉樸,教耕讀,積陰德,是為造福;廣田宅,結姻緣,爭什一,鬻功名,是為求福。造福者譫而長,求福者濃而短。

勤儉是治家之本;和順是齊家之本;謹慎是保家之本;詩書是起家之本;忠孝是傳家之本。

問祖宗之澤,吾享者是,當念積累之難矣。問子孫之福,吾貽者是,要思傾覆之易。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靈於物,寐而不覺,是謂天起人不起,必為天神所遣。如君上臨朝,臣下高臥失誤,不免罰責。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靈於物,煙酒沈弱,是謂地眠人不眠,必為地祈所訶。如家主欲睡,僕婢喧鬧不休,定遭鞭笞。

嚴以馭役而寬以恤民,極於揚善而勇於去奸,緩於催科而勤於撫字。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心保國家。

潛居盡可以為善,何必顯宦,躬行孝悌,志在聖賢。

篡述先哲格言,刊刻廣布,行見化於一時,澤流後世,事業之不朽,蔑以加焉。

活著

活著不是為了別人

別人欣賞我,讚美我,滿心感激

識我者給我的批評與指正,虛心接受

不識我者背後惡意批評,如風吹過,不必掛心。

世上無完人,我也不例外,自然我也不奢求他人完美。

照顧好自己是自己的義務

健康的身體以及內在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因為

是否能照顧他人,必須先看自己是否健康與安好。

人生在世,不求朋友無數,但望知已一二即足矣。

一茶同心

與其說一味同心,在海外為中國茶與中華茶努力的小小我心中堅定一茶同心

經由茶堅持的道德守則是

普洱市場的亂象

今天在 youtube 看到中央電視臺做的一個有關於普洱茶市場的亂象的節目.

在節目的前段提問到古樹的定義,以及古樹跟老樹的差別,聽的時候宛然一笑.

在節目中,記者訪問專門研究普洱是古樹的研究人員,那位老師點出普洱古樹市場亂象, 在訪問中他提到的一個自己也經常再用的亂象經典例子:

比如說冰島真正列為古樹的數有限,一年能采的量為7.5噸而我們自己想想,在市面上為什麼標明為冰島普洱茶數量絕對遠遠大過這個7.5頓。我相信聰明的你很容易就從這個數字就已經了解普洱古樹市場亂象的根源 :作假。這個作假的風氣的根源就來自一個貪字。

雲南四大茶區各有特色, 大葉 vs, 小葉, 古樹茶 vs. 平地茶; 我們真正要了解的問題不在誰好誰不好, 而是哪一種能讓我們喝的安心。我們,包刮從事茶葉經銷的茶商們以及消費者,如果能夠結合力量,幫助地方堅持把生態環境保護的正確事做好, 比如說不過量施肥,不使用不當的肥料,不使用除草劑以及催生芽,殺蟲劑等,那麼我們對好茶需要的生態環境就作了一件功德了。

說實在喝茶量力而為就好,何必死命去追名山或是名樹,或是追特定品牌的包裝。如果能夠找到自己最適合自己而又喜歡的茶,就是生活中最大的福氣了。

衡量人生價值?

經常生活苦的根源是因為心苦. 心之所以苦多自是源自貪慾。

貪念乃因心空, 慾大乃因心窮 ;

心空是外物無法填補 心窮永無填滿時。

擁有再多又如何, 耳邊好話聽得再甜又如何?青春歲月如水不回流; 終了兩腿一蹬兩眼一閉,一物帶不走, 但有可能災難留尾于後人.

登于山巔望著他山高。欲登更高峰須先走下坡路。頚直腰正向前行,身正影不斜,康莊大道自現在眼前。

燒香拜佛求富貴,問神問佛不如問自己,求佛求神不如求己。安心靠自己,努力更靠自己。神助自助者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貴在實,不在量,; 富有不在霸佔, 在分享;

萬物皆有價, 人心實無價.

人生價值何在? 何須衡量?  如何衡量?

在衡之前先須建立量化基礎, 那麼,

何能量化? 何不能量化?

如何衡量? 何時衡量? 何處衡量?

衡量之後又如何自處?

 

堅持正確的茶路永無悔

這一次我拿了武宜正山區興舒茶場的石乳去參加國際品質與評鑑獎活動獲得兩顆金星的評論. 最多是三星. 被拉低分數的是在第一印象以及口感. 外國的評茶師是否在評茶的時候會受到印象分數的影響, 不可而知. 但是我清楚的認知, 中國茶還需要大力努力. 市場教育必須更多人力與資源的投入.

誠如孫子兵法中名言: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早在1995年開始就深刻了解, 為中國茶的努力不能只想如何賣茶, 更必須努力思考如何讓外國人心服口服的喜歡茶的真香與真味, 由正確的飲茶開始著手.  所以一路以來我都強調我們必須了解與尊重外國人對茶香與口感的獨特喜好. 對茶的香味與口感的取捨本來就是非常個人化.

雖然國外評茶師對那款傳統武夷岩茶的評分(89分)比我給的分數低了一些,但是我想整體上來說我還是對這結果很滿意. 根據過去三年參加的經驗中我深刻的了解, 重發酵與重烘培的茶很少能拿到三顆星. 雖然不容易但是不代表不可能. 因為改善及教育宣傳的空間依然是無限大.

一款茶萬種情, 提供永無止境學習的快樂

一款茶萬種情, 茶是天然農作產品, 種植的方法, 採收與製作的工藝之掌控可以造就千萬情. 就像今天在品四川明山區峨嵋寄來的茶樣, 其中那有機黃芽中的檳榔香與味道就讓我很驚訝, 黃茶本來就在六大茶類中屬「少數民族」, 最獨特的就是悶黃的工藝, 這工藝的掌控需要多年的經驗與智慧, 所以在黃茶中能找到極品的機率不是很大. 這款茶, 這一次我一共用三種方式來泡:

  • 第一次採用水溫80度, 中投法, 潤泡1分鐘不到, 結果苦澀感很明顯, 感到胃寒
  • 第二次降水溫, 縮短潤泡時間, 結果口感依然不是很理想, 因為檳榔的香與味還是蓋過了在遠處的花香;
  • 第三次我決定提高用量, 提高水溫至90度, 但是把潤泡時間短至5秒,苦澀味降低,雖然依然有檳榔味但是茶味明顯的柔和平滑了許多.

這一次的品茶經歷中我又再一次地體會到, 同樣一款茶, 都要不停的用心去嘗試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泡法.唯有泡法正確之後, 茶的香與美才能得的應有的讚賞. 基本上的功勞當然是茶樹,種植以及製作的用心與努力, 而過則是泡茶的人必須學會如何自行負起面對與處理的責任.

茶香本自然能渡千百人, 人是否能受渡則看個人

跟其他參加國際品質與風味評鑑的公司來做比較, 我既不是茶農,也遠離茶產地, 後面更是沒有大財團支持. 我就是傻傻的盡力支持茶與中華茶文化的宣揚.  我對茶的熱愛並沒有讓我盲目,  相反的茶更讓我看清了人生必須時時保持清醒與作抉擇. 一路上跟國內(海峽兩岸)與國外茶農/茶商我更是堅定互信, 互利的基本原則. 這三年來我堅持挑選合乎歐洲農藥殘留量的有機或者是低農殘的質優純茶參加評比.不是我不信任國內檢驗單位做的報告, 但是我更相信在歐洲大陸檢驗單位作的檢驗報告讓被我選中的中國茶更具有市場說服力.  盡管連主辦單位都說它們對參加的評比的茶不需要在歐洲送農殘檢驗,但是我認為以強大的信心來接受最高最嚴格的檢驗標準來驗定中國茶葉的農安品質. 這麼多年是有許多朋友笑我這對茶的堅持近乎唐吉軻德的傻勁, 但是我對自己的堅持從來沒有質疑過, 更別提動搖過. 因為這是幫助「中國茶 Chinese Tea」甩脫有農安疑慮陰影的最直接的方法.  自1995年開始以及這三年國外評茶人員給的評鑑中幫助我對甚麼樣的茶如何在歐洲說服愛茶的人更有清楚的概念與信心.

價格與量 =/= (不等於) 價值

國內不是沒有好茶,也不是沒有合乎世界農安標準的好茶, 但是如何突破與強化中國茶的形象瓶頸, 這是一個真的很值得政府主管單位以及涉及茶葉的教育單位以及茶企以嚴格審慎的態度來思考的嚴肅議題. 如何依照各區茶葉的特性來製作好茶, 而不是為了創造一個地方形象而過度扭曲工藝硬生生衝出六大茶類, 這可能是各個輔導茶區的輔導主管單位與茶企可以在如何協助創造與堅持該區茶業特有價值, 而不只是價格與量這一個議題上好好的思考.

雖然我是出生於台灣, 但是我對茶的堅持是一茶同心. 由茶與茶文化的推廣我以行動來實現我衷心支持兩岸一家的理念.  確實, 參加國際的品質與風味評比要花一大筆經費,  對我這單獨個體的確是會造成資金吃緊的現實.  即使如此我依然會堅持這個嚴格審慎的過程, 同時我會更加滿勁務實的協助國內茶葉製造持續改良, 提升品質, 因為這個對茶的堅持對我在海外宣揚中華茶文化應該具有的信心有絕對的幫助與無法量化的鼓勵.

誓言非虛假 — “你無言無語, 經常容易被人誤用, 甚至在市場上造成誤覺, 當我有能力, 兩腳能站在地上行走時, 我會盡力為你發聲”

在國外我會繼續爭取在國外推廣茶葉正知, 正覺的機會; 用文字與實際推廣活動讓更多人對海峽兩岸的大中國茶區的發展現狀有更公正與清楚的了解. 這一切都是因為我1985 年為茶與茶葉後面人文努力的人性價值感動而起的初心, 這也是我以實際行動來驗證我在2003/4年在經歷生活苦難時對茶起誓是真心而不是虛言 。

捨不得孩子, 套不著狼

在看國內連續劇的時候常聽到這一句「捨不得孩子, 套不著狼」, 在此我只能再一次呼籲那些希望開拓國際市場的茶企必須好好的思考如何跳脫傳統的貿易買賣模式, 仔細思考投資與回收之間的長期對價關係為中國茶在世界上努力創造更多互利價值的必要性. 為推動中華茶文化宣揚的國內外的單位,組織與個人更是必須了解唯有我們能有實實在在可以被量化評驗的好茶,否則我們離茶道之路還有很大望而不可及的距離.

茶事業與茶文化推廣的同與異之思考

三月底參加在四川宜賓舉行的國際茶論壇的活動期間很榮幸能與茶相關的事業以及茶文化的國內外人士共聚一堂. 在諸多的討論中讓我對茶事業的推廣與中華茶文化的宣揚有了很清楚地了解如何繼續走下去.

學茶應有的堅持

在國外推廣中華茶文化,不能夠光是強調優美的姿勢跟步驟。而是要以茶叶農安標準以及品質來取勝。

由於市場的負面很大幅面。今天人們可以經由網路得到許多有關茶的資訊。但是其中有許多是未經查核的資訊。網絡的即時更是加速了以訛傳訛擴展的威脅性。

就像前一陣子美國有一個人在臉書上面說,喝到他老師提供給他的猴採茶 (monkey picked tea),有多麼好多麼好。

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國際網站上面看到類似可笑的天方夜譚。一如以往,我也再一次選擇不沉默。

我就問他: 那款茶真的是猴子採的嗎?

他回答:  他的老師說那款茶確實是猴子採的。

因為他提到的那位美國人是前一陣子我看到他于1997年到中國拍的一個買茶的影片。所以我請他跟他的老師聯絡或許他的老師可以提供一些猴子採茶時的照片或者是影片。那麼中國茶在採茶神奇或許可以登上世界紀錄。之後可能老師跟他澄清他的說法以及理解是錯誤的。他反而說我是過度銓釋他的英文字意。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很清楚反駁是沒有意義的。最後我只給他留下一句話,那就是《澄清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去年在武夷遇見中研院的王教授,王教授第一個問題就是問我相不相信數據,我連思考都不必思考立刻回答說,科學檢驗的數據當然重要,因為它他對茶葉推廣時,必須強調茶對健康以及健康的生活方法所需要的合理性提供了一個可以被檢驗的根據。

為什麼日本茶以及日本茶道文化能夠在世界上,能夠受到比中國茶以及中華茶文化更高的尊重以及崇拜,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自稱是茶藝師以及茶人的朋友們大家一起來思考以及反省。因為當我們說我們愛茶的時候我們為茶做了什麼?當我們說我們是為了中華茶文化在努力的時候,我們強調的基本又是什麼?我們或許有説到。但是確實做到多少?

說服不能只靠虛無縹緲的華言美語,茶中的美智善不是我們說好就能算數; 中華茶文化不僅限於美美而卻不能長久入人心的表演. 品質優良的茶葉推廣更需要的不光是一般常見的進出口貿易賣賣策略,不能癡心妄想以為低價就能把輛推高, 這種低價政策或許對低價的茶葉有關係, 但是對質優的好茶卻是一個在錯也不過的錯誤策略。在商場上大家喜歡使用合作兩字,而往往忽視了這兩個字所強調的重心不是單純的買賣關係,而是相互必須面對,如何務實承擔投資以及責任。

農藥殘留量檢驗以及針對茶葉所進行的生物分析等報告, 提供我們對茶葉品確定的一份白與黑絕對可以被檢驗與核實的數據. 然而被許多茶人推崇的茶德則不然.

由茶中我們可以精進茶德的學習,而依照茶德中簡單的智慧當然對我們改善寧静與人品當然會發揮很重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力,茶德需要永無止境的反思, 反省與堅持修正的努力, 茶德所牽涉到的人品與社會教育需要長期投入而又很難提供一個可以直接應對, 具有絕對性的科學數據進行分析與評估。在國外推廣中華茶文化多年深刻體會到為了中國茶, 中華茶文化我們必須以品質優良與安全的茶作為一個為中國茶正名的扎實基礎,必須跳脫虛浮甚至浮假的表象,基本茶理的正確性就變成格外的重要。 華服, 妙語以及肢體行為動作固然很具有吸引性, 但是無法表現出中華茶文化中的真善美精華以及潤厚。

合理的科學化的數據對於中國茶合乎世界潮流所需要的安全性以及健康性在我們進行市場教育以及正確的資訊推廣努力中就發揮了絕對重要性。如何把可以量化的數據與堅持我們的日常言行舉止聯合在一起, 那應該是自稱是愛茶的茶人的你我應該以更高的標準與知覺來時時警惕自己.

心在, 家在

今天在另一個群組傳了一份世上最適合安家養娃的國家的文章. 不是我喜歡唱反調, 但是確實是自己從因婚姻遠嫁國外生活多年中體驗所悟到的簡單生活哲理:

最適合安家養娃的地方就是”一個有愛有和諧的家”

在英文裡有一句話 Home is where the heart is 也就是說, 家在心之所在.

許多年前一位好高騖遠的比利時年輕人跟我說他好想去中國,

因為我知道他的個性, 所以我問他, 去中國的目標是甚麼.

他說, 在那裏找平靜.

我跟他說, 平靜在內心, 旅行社照片中的人不代表全部的事實. 中國人好客友善, 所以處處有笑容, 但是他們生活中中國人必須堅忍面對與處理日常生活所經歷的困難與堅持樂觀能量的文化根基是照片中看不到, 體會不到的.

同樣的, 同樣的不要以為看到國外美美的照片就覺得國外比家鄉好.  因為當你羨慕國外的美景照片時看不到每個地方生活時需要面對的現實挑戰與文化差異及融合的挑戰和生存中所面對的種族歧視與被接受所要面對諸多有話說不出的苦楚.

最重要的是, 平靜的內心與能量不是金錢能購買的, 平靜的內心更不是可以粉妝的. . 若是在家裡或是生長的環境中找不到平靜, 不顧好自己內心的根, 那麼到哪裡心都是空的, 心中都有恐懼. 人可以過得瓊點, 但是千萬不要活在恐懼以及遺憾中. 與其花時間與能量去羨慕別人的花園, 何不用心耕耘與管理自家的花園呢?